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筆記-國家公園管理處主任:我的工作是在日常生活中創造驚喜和永續

 


 我的工作是在日常生活中創造驚喜和永續-陳寶匡

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擔任主任,管理布洛灣,轄下的燕子口、錐麓等都是觀光客很愛去的地方。



工作上最相關的內容,不可控也影響最大的,就是地震。2018年體到0206就覺得搖得夠大、夠嚴重、夠了,沒想到,2024又再來一次0403!
平時遊客如織,都覺得人好多好滿,沒想到0403之後,生活像劃一條線,區隔之前之後,截然不同。
本來覺得地震也就夠了,沒想到後來又出現2025今年的堰塞湖,不止光復有,轄下的燕子口也出現了。


堰塞湖的出現告訴我們,地震過後地質非常不穩定,還是很脆弱。因為地質脆弱,重機具無法進去協助清除碎礫,所以封閉的山區何時開放,還無法很快確定和大家公告。

轄區包含燕子口、錐麓古道、合歡山等,原來水色透藍很美的砂卡礑,也在0403的地震後可謂陣亡。

每年吸引300萬甚至高達600萬的遊客,但是,峽谷塞車、落石、停車場車位不足等老問題,也一直無法解決。
每次新處長上任,就安排遊園專車、交通管制,要遊客戴安全帽,開闢新的停車場等。ß但以上僅解決局部與短效,無法長效100分。
新做法:開創新景點、將人潮疏導分流,復舊日治時修建「山月吊橋」,讓遊客安全舒適的俯瞰峽谷…


從後來的統計數字來看,山月吊橋的確有效分流了原先燕子口等景點的人潮。
為達到「長效」的「永續」,開放初期管控人流(飢餓行銷),逐步開放流量(製造話題),讓遊客量穩定成長。






山月村20
(
93~113)

花東第一間OT促參案例,小而美的國家公園典範,晚間8點熄燈、強迫住客看會表演。結合自然生態,永續的居住旅館

年營收持續成長,連續20年成長。
歷年住房率穩定,一般住用率為
45%,但山月村平均介於70~80%
重要關鍵是「村長」:海軍陸戰隊退役的老實的經理人,是漢人,但用熱情和原住民的創意經營。
雇用員工95%是太魯閣族,有賺錢就投入關懷基金、分享給員工,還紀念原住民英雄、傳承紋面文化、都和國家公園解約了還計劃以關懷基金捐100萬給國家公園。

山月村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目前計劃用3年時間修復,現在村長已70餘歲,預計117年重新開放後,村長帶領的原團隊可能將來接手經營。



獨居蜂

因為遊客驚嚇,原來園區遊客路線所經之處一見有蜂、就用殺蟲劑噴它!
後來發現,很常見到的其實不是蜜蜂、是不產蜜的,獨居蜂。
獨居蜂會協助植物授粉,但不群居,非常適合推廣。親子生活沒有重疊現象,沒有共同育幼的方式,沒有階級分工。
台灣發現的蜂種類約二千多種,大約85%為獨居蜂
大多很安全,不會螫人,裡頭被攻擊後會攻擊人的只有木蜂1種而已。


國家公園管理處利用獨居蜂特性,創造建築地景,讓遊客看見驚喜
媽媽蜂在管狀空間預放寶寶便當後產卵,孵化後破除管口封口用的





枝葉,園圃


養細根與土壤生物,幫我們維持土壤健康

接下來繼續創造驚喜和永續的話題,森林裡還有樹神臉譜、圖騰結界、精靈家屋…等。

 

總結
隨時想著產出驚喜,人生要穩,卻不要平淡。
永續:人事(共好)、時(長久)、地物(安康)

「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能夠療癒的人;
能夠修復的人;會說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QA

現在峽谷進不去,要用10年的時間長度來思考
鄰近社區靠太魯閣觀光產業的人們,目前國家公園管理處已正在新城等鄰近地區,推山海聚落等構想。
國家公園管理處,不只是看向峽谷裡面,也要看向峽谷外面


現在300-400mm的降雨不會致災,要像康芮那11000mm強降雨,才會造成災害。


未來要想的不只是觀光,而是韌性
像九曲洞的明隧道,光影撒落下很美,該處的建築工法也是適合運用的。
外來的吃觀光紅利的人、0403後很多都離開了;當地的居民、當地的商家也有在思考不做觀光要做些別的維生。
主任自己也有考慮過是否離開,但是長居此地也是已經習慣,之前風災或震災後、主任很慶幸還好是自己在這個位置上,因為經驗累積、熟知該如何第一時間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