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日治時代台北的空間建築歷史

 日治時代台北的空間建築歷史王惠君

 

講到日治時期建築,大家都會想到總督府之類的,但是這些建築對產業有什麼樣的影響,平時好像比較少被注意到,今天要來談一下。

這次武漢肺炎為什麼日本疫情特別嚴重,因為他們很在意影響經濟;
而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因應疫情彈性調整配合的速度都很快。這樣的社會特色也是非常長期的現象。

 

一、「市區改正」是什麼?

肇端:都市的衛生問題瘧疾與鼠疫的流行

後藤新平、巴爾頓來台,1896調查上水道後評估不是第一緊急優先

台北以下水道優先

衛生改善之順序:台北、基隆、台南、安平 澎湖、嘉義

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98-1907五大事業上下水道、築港、土地調查、鐵道、官舍建築

à日本引進西方概念、譯為「和製漢字」為今日現代中文沿用者非常多,如:社會,經濟,革命等,「建築」也是。

古代中國是用「營造」一詞,現代人用得習慣都不察「建築」也是來自日本!

à為了要建造上下水道,所以要建造道路,也因此需要進行市區改正!

 

市區改正計劃的決定

1898台北市區改正委員會,1905年公告:

月平均增加率2.5%1929年達15人,1人城內25坪,艋舺12坪,大稻埕10

明治28(1895),剛來台灣的日本人決定市區改正後的新建道路決定要與偏移正北13度的城牆平行,以利大多數房屋都能得到日晒,達到消毒的公共衛生效益。

後來! 日本人終於見識到台灣日晒的威力,房子都被西晒到受不了,所以後來的道路就決定沿著正北方向建造,房屋才能減少西晒。


市區改正計畫的執行,不是紙上談兵,沒那麼容易。

在舊慣調查後,意外發現原先清帝國要修路時、民宅遷居是沒有任何賠償的!

日本人評估無法沿用清國舊慣,決定給必須拆遷的民宅市價一半的賠償。
à只有一半,現在我們聽了或許會覺得很少,但比較基準是前清,就讓人覺得還不錯、可以接受了。

 

市區改正之實現

1911風災後,成為意外適合的時機



建築管理

台灣家屋規則-9 (1900)

1、    設亭子腳的規定(7M以上道路設3.6-4M)

2、    道路沿線家屋不得超過建築線

3、    沒有面臨道路之家屋留設空地(3.6)與通路(1.8M)

4、    不能以土角為建材,屋頂採不燃材

5、    防止鼠類出入

6、    不遵守規定者收取地方稅

à台人原來就有的亭子腳(騎樓)的設置便於遮蔽日晒與暴雨,就沿用並成為明文規定;環保又便宜的土角,除了水患下會災情慘重、還有鼠輩打洞橫行的問題;江戶火災的經驗,屋頂必須使用不易燃燒的建材;違反以上規定者處以重稅為罰。

 

1907年的市區改正圖中,可知日本政府很早就規劃了艋舺地區的市區計劃。

天后宮等重要廟宇,考慮到對居民的影響,也不敢貿然改動。

艋舺從前為預防分類械鬥的隘門,一直保留到前幾年,才因為消防考量(消防車進不去巷弄)才拆除。




剝皮寮是現在為人所熟知的,道路改正時從中貫穿而過。



1935年台灣博覽會宣傳地圖中,也特別附記萬華花街的圖,遊廓。

 

西門町

1897年的地圖中可以看到,當時的西門外仍是一片經常積水的低漥地。

1903年的地圖中已出現鐵道、新起街、新起橫街、西門外街,以及公共澡堂、榮座、台北座等設施。


土地所有權之整理

原清帝國土地就自然為日本政府承接,其餘私人的部分也加以整理。

西門町的填土工程,今西門國小內還存留有填土紀念碑。



都市計畫

1920年人口已超過17! ß計劃趕不上變化

所以決定重新進行都市計畫,不只是道路鋪設與改正,包括土地徵收等各項事務,接近今日理解的都市計畫。

都市半徑6公里,避免通勤時間太長、失去都市生活圈的意義


新設道路

公園道100M60-80M5

幹線道路40M的十二條

補助道路30M25M20M

防水堤防道路基隆河與淡水河

特殊道路排水道 ß原先農用灌溉用的瑠公圳水道發散很廣,收攏集中,成為今日新生南路,是考慮到日後若有水患時便於排水

 

大台北市區計畫一特徵

新設公園  ß大家都希望自家旁邊有公園,但不希望自家被徵收成為公園! 所以要預先規劃,及早留空下來。

既有公園(三線道路、新公園、圓山公園、龍山寺公園)

防空、保健、防災、防暑

新設17公園加上小公園,1公里內可有公園

大公園與水的連結、公園以公園道路相連

擔任者土木課技師小野榮作

 

今日先進的生物綠廊道,一百年前就有類似考量的超.超前部署!



二、日治時代產業發展對建築的影響

日治時期開始有菸酒公賣,就是原先清國治下沒有的。

舉一有亭子腳的街屋為例,產業對建築的影響:要賣政府特約專賣商品,就要規劃有合法的放置的空間。



新莊一商人具結提出證明,向總督府承攬麥芽糖業務。



新起街市場/西門町市場,今日的西門紅樓

近藤十郎,松崎萬長,1908年啟用。

西門八角樓裡販賣的都是高級商品,有人遠道而來採購。

為祈求生意興隆,西門市場的商人還自費建造一神社在旁祭祀。

 

1913年的新起街街景,兩側還是低矮的街屋。

劇場榮座是日式劇場建築,芳乃亭後來改為放映電影的芳野館,也就是戰後國賓戲院所在地。

 

當年沒有消防隊,消防工作即由原本從事營造工作的從業人員負責。
因為消防隊員都很帥(誤),因為消防員也沒有真正的薪水,所以街坊都會給英勇的消防員無形的尊敬與具體的優惠。


三、日治時代的民宅與商號建築

 現在已成萬華著名景點、建物內為星巴克咖啡店的萬華林宅,是個很好的例子。

林家孤兒寡母辛勤致富的勵志故事後,要建造自家房屋時,一樓就規畫作為理貨、堆放蔬果青菜的空間。
屋宅的平面圖看起來是很奇怪的梯形,原因是當時原本有規劃要開一條路,林家配合開路只好把房子建造成配合新的路的形狀;但是後來路又沒真的開,所以就是現在看到的不規則的梯形。

手足中的一人(老大?)是做泥水工的匠人,所以林宅用的建材都非~常頂級優質,RC部分是淺野水泥,紅磚是著名的TR紅磚,連洗石子(還是磨石子?)都非常精細,值得好好欣賞。



林家當時發跡致富了,但手足或子孫可能會離家,林老夫人期勉家中子孫不管走得再遠、都要跟鴿子一樣,認得回家的路。



四、公學校與小學校

 全台最早設立的給漢人就讀的公學校就是芝山岩上的六氏先生創立的士林公學校,後來再陸續有老松、大龍峒、太平和龍山公學校。

至於給日人就讀的小學校,可以觀察其分布位置,和漢人聚居的區城截然不同。
現在台北的城東與城南一帶,除了小學校外,還有許多日人留下的宿舍舊宅,也是同個道理。



二宮尊德:一邊砍柴還一邊不忘讀書的勤學小孩,在很多小學都設有其銅像,勉勵小朋友要認真勤學。
只是後來戰爭時期銅像都被徵召收集為帝國作戰物資,遂拆毀不存。
現在看到的是後來校友捐款重塑的石像。


末廣小學校-->即今福星國小。
許多小學校都在日人引揚回去日本後人去樓空而只能廢棄,但這所卻沒有被棄,可以見得其所在位置的西門町一帶人口稠密。


五、日本人興建的佛寺

 漢人原有的寺廟日人也沒有立即就拆毀,而是像弘法寺合併入今西門天后宮裡合祀



西 本願寺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部分建物留存於今西門町一帶;東本願寺就是前警總所在,關押過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
東本願寺與西本願寺本來應該是相互競爭的,但意外的巧合,台北的東本願寺與日本築地的西本願寺在建築上都不約而同的採同印度的建築風格!


日本四國有「四國遍路」88所寺廟大縱走修行祈願的傳統,有日本僧人希望把四國遍路的88寺也在台灣重現。
尤其是西門町這一帶,同時有花街遊廓、縱情聲色的遊冶之地,也同時有好多寺院,是「浮世之路」最生動的譬喻!

六、公園裡面有什麼?

 好像漢人有「惜字紙」的「敬字亭」,日人認為記者的筆非常神聖,所以不能亂丟:
圓山公園內就設有一處「筆塚」,每年固定時間讓文人記者在此葬筆 。

黃氏節孝祠的牌坊,在道路拓寬下無處可安置,後來就移置到圓山公園裡。



圓山公園這邊,剛好在有馬戲團來訪台灣時,當時台北市就趁機向他們買下動物,向市民展出。還因此成為當時日本的五大動物園


放大來看圓山公園的地圖:


圓山一帶現在有個地藏庵,其實是從前收葬無名枯骨時, 收葬到相當的數量後,遂有人請來地藏王菩薩供奉,祈求菩薩守護保祐。
這裡也有許多原先要建88所寺廟時的石造佛立像。


七、空間與建築的變化

 一路看一百年下來,有看到什麼變化?

比如說總督府的紅白飾帶建築美學,在公共建物上出現後,也影響了私人民宅後來也出現這種紅磚建物加上白色飾帶的(辰野金吾風)美學設計。

清代的文武廟後來日治時都拆除了。
原本的文廟位於今北一女中校園位置,拆了就是沒了,今大龍峒一帶士紳認為台北不可無文廟,所以民間捐建造成今日的台北孔廢,在戰後再捐給政府管理主持。
這是台北市和其他縣市全部孔廟都是官方建造、不同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