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霧峰林家宅第巡禮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夏季學校」,但營隊裡有一半的學員都是參加不只一次的學長學姐。
聽學姐說才知道,原來吳三連基金會一直都在積極推廣這些台灣史地文化的課程,每年都會辦兩次研習營隊,在寒假舉辦的新台灣史研習會每年轉換不同地點,而暑假期間的夏季學校則是每年都在台中霧峰,明台中學上課、也參觀霧峰林家的宅第。

第二天的上午就是霧峰林家花園巡禮。


走訪這百年前的大族豪宅,才真的體會到什麼叫做「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豪宅嘛,佔地隨便都是多少甲起跳,走外圍一圈就要1公里,解說地圖上秀出來現存的就有七大群的建築群!
最上面的照片是早年給林家子弟讀書的景薰樓和蓉鏡齋。

下圖由左向右是景薰樓,蓉鏡齋,頤圃,起家厝,宮保等,大花廳,二房厝。
七群建築群,分為頂厝和下厝不同房的子孫後人管理,現在都是私人的,有部分開放參觀。


走進景薰樓的庭院,最先吸引我的是美麗的彩釉花磚!
不久前才在嘉義看到的,真的是豪宅配備!


整建好的右護龍,雖然外觀沒有最初構想的完善,但室內滿是濃郁的檜木香,也做了氣密且裝設了充足的冷氣,讓來訪的死觀光客我們能很舒服的聽導覽,真是功德一椿。

上圖的文魁木匾,是原件,但不是林家子弟自己的匾,是個副舉人陳煦的匾。

也趁這機會,聽導覽老師仔細解說了許多科舉考試的典故。
果然從前大戶人家無論如何都是要想盡辦法讓子弟考試及第,有錢人家小孩也是很辛苦的吶。

同一條護龍裡的第二間,考槃軒,語出詩經,也是期盼子孫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的祝福之意。

這處建築只開放這一條護龍。
雖說導覽老師講整修時沒有做到最理想的狀態,「修舊如舊」、恢復原來面貌;但我私心給予很高評價,就是有接電裝冷氣這件事,真的是現代人的陽光空氣和水啊! 



宮保第,又稱將軍府。


參觀時是晴朗炎熱到底的好天氣,這裡跟台北板橋花園一樣有在賣春一枝冰棒,當然一定要用冰棒來配導覽啊!


沒有最華麗,只有更華麗!
這個寫了「宮保第」的金字招牌,真的是全台僅有。
大家都知道嘉義有太保這個地名,因為王呈祿擊敗海盜的軍功、官拜太子太保,地名由此而來。只是王得祿不若霧峰幾代經營成巨富,府邸也沒有保留下來,所以林家「太子少保」的這處「宮保第」真的就是全台唯一了。


這裡的門神,彩繪技術稱為「活目」,也就是「四方眼」。
意思是不論你站在門神的前後左右哪個方向,都會覺得祂在盯著你! 
很容易理解,這是擋兇退煞的門神亟需的功夫。
但沒記錯的話,那位達文西筆下的蒙娜麗莎女士,她的眼神也有這種效果,敢情是要當義大利門神來著!


同樣也沒拍下照片的,還有一處門口高懸的「春秋又八千」的橫匾,是當年楊夫人80歲時為她祝壽的生日禮物。
後來在紀念品區有看到這個題字的衣服,其實滿好看的,因為我自己和媽媽應該都不會穿所以沒買,不然這個衣服是我覺得來到訪這裡後、很適合帶回去送人的禮物。又有吉祥長壽的寓意、又是當時有名書大家的手筆,又有質感且實用,非常推薦!


進門後先有「轎廳」讓來訪官員仕紳停轎下來,讓來訪貴客等候的時間,四壁的書畫就大有學問了。
除了有可愛的貓咪象徵「耄耋」長壽、兔子代表子孫綿衍之外,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墨跡在此,絕對是大大增色了吧!


參觀門票是一人250元,乍看不便宜,但是除了有包含一杯冰紅茶讓來訪客人歇腿時解渴外,解說的正職人員薪資不說,光是修復一對彩繪的門神就要價250萬! 
這樣看來這門票就也不能算貴了。

這是我們小憩喝茶的房間。
應該是題外話,這個窗戶,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賈島「推敲」半天的那種窗戶呢?


豪宅主人住的房子當然華麗非凡,最厲害的是剛才說的七大建築群裡「大花廳」這部分,就純粹是專門用來接待客人的「客廳」,能這樣、當然絕對豪奢。

大花廳中央位置的戲台,當然該要極盡華麗之能事。
就連看不見的舞台地板下方,也安置了好幾個水缸,是為了聲音能有更好的共鳴。


戲台的屋脊最高處中央是天官賜福,主屋脊一橫排是八仙過海,所以四周翹起的海浪是完整配套措施。
延伸到前面下方右垂脊是南極仙翁,左是獻壽的麻姑。
這一串的神仙和祝壽的寓意都超級吉祥的,真的是祝你吉祥、你全家都吉祥!


大花廳中間,忘了是哪位皇帝御賜給林家子孫命名的對聯。

也就開頭第一個字,我認得記得的有林文察、林文欽,下一代的有林朝棟,以下也就沒了。
連林獻堂都沒有按照這個取名字啊。
人真的常常天真的以為一切都會天長地久,殊不知一下就改朝換代了啊。



場景最後回到不遠處的明台中學校園裡,同是「林家花園」的萊園。

萊園,發達的子弟修建給老夫人養老散心的花園,取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命名為萊園。

此園門口是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中上對聯書有采菊東籬的五柳先生與梅妻鶴子的孤山處士以自況,因為台灣改為日治後不再有科舉及第的可能,就改人設為隱逸路線。
門上則是水泥鑄造的西洋風格裝飾,彰顯華貴氣派。

萊園裡的主要建築是五桂樓,面對池中的戲台。
這個地方我沒拍幾張,雖然有同行朋友拍了很美的照片,不夠熟不能盜圖,就PASS。



最後,容我放兩張有自己的照片上來。

抱歉沒有美腿,腳所踩的地方是宮保第的門前,主建築大門口為了防日晒多建造的「拜亭」,類似現在騎樓「亭仔腳」的概念。
地上的六角地磚,據說也有形似烏龜,象徵長壽、以及出外子弟平安歸來之意。


放這張的另一目的是想記下來,這半天一路從不能拍照的林堂博物館開始導覽以來,聽了幾件
你不知道的錦舍人生」,在此一併重點整理:
1、林獻堂曾經有一年光是捐款就捐出1700多圓。 (1932年。當時公學校老師月薪約20圓)
2、環球旅行花費:30萬。 (約合今日6000-7000萬元)
3、景薰樓前曾因地震受損,後來重建時用當時最新建材RC水泥重建葡萄架,耗資800圓。 
(公學校老師20個月不吃不喝的薪水! 但果然非常穩固,經921大地震到現在仍屹立不搖)


這是在宮保第休息喝茶的地方自拍。
放這張想說的是,來這邊是參觀古蹟聽導覽解說,大隊人馬匆匆開拔、不免像是蝗蟲過境。
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造訪這邊,可以坐在這裡安安靜靜的讀幾頁書,最好不要是炎夏,可以是春季或是秋日,若能從容的在這裡呼吸幾口木造建築的氣息,會是另一種貼近古蹟的美好方式吧。

4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謝謝分享豐富有趣的內容~
    有個小地方:嘉義太子太保是“王得祿”,不是“王呈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