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研習筆記-「故事」的故事


當媒體碰上歷史,故事怎麼說?
陳建守2017/11/10


昨天下午天氣晴好,如講者所說,應該要出去戶外玩耍才對der~
但是感謝講者,帶給我們豐富美好的兩個小時,滿滿的「故事的故事」。以下是聽講的筆記。


一、舊媒體和新媒體
媒體與史學講者在清大開設的一門課,分述舊媒體與新媒體,讀印刷書等二手研究,「從摘要到書評」。歷史系裡教的功夫,就是閱讀與寫作,只是以往和現在書寫的空間不同而已。
資訊有「歷史」嗎?—信息技術的四次大變革:西元前4000年文字發明,3世紀翻頁書出現,15世紀古騰堡革命,1974網際網路出現、1998GOOGLE出現(臉書2004出現)
19世紀中葉印刷機械化,紙張首次工業化規模生產,書籍在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期成為大量生產的消費產品。
1920年代,20世紀的媒體大致都出現且確定。
印刷革命,為何都說古騰堡而不是畢昇?拼音文字的活字效率比中文方塊字高
市民社會出現之後,網路化的市民社會即時性的訊息沒有地域的落差,迅速且正確(? )地做出回應,個人行動而非組織整合(不像18世紀啟蒙哲士要去咖啡店或沙龍,現今在家就可以回應)
但,印刷術沒有改變手抄本的形式,而且是在模仿手抄書。電腦對文本與閱聽人之間的互動方式才真正帶來徹底的改變。
電子書和紙本書共存,就像15世紀印刷書和手抄書共存。(不須恐慌,一如微捲出現時人們曾經恐慌…)
閱讀的未來很難預測,文本一直在改變。莎草紙,手抄書,印刷書到電子書不會只有一種單一的閱讀形式。但若一直相信逐句逐本的傳統閱讀方式不會變,也只是想像。
從五萬年的口語,五千年的文字,五百年的印刷到五十年的電腦,今天年輕人往往讀的都是文本片段。


二、「故事」是怎麼來的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認識過去,理解現在,想像未來
「故事」是怎麼來的?—人生的挫折很多,如何一秒鐘激怒歷史人?「你說學歷史可以幹嘛」「文科是無用者在讀的」「學歷史=死背書+挖骨頭」
每個誤解與曲解都有些現實存在,或正好可籍此為歷史學講些話。
普及化淺薄化
專業研究à普及知識à教育推廣à自主學習
許多精彩的研究只收藏在國圖碩博論文架上蒙塵非常可惜,有部分論文被改寫成容易入口的文字已出版。畢竟高手在民間,網路時代有錯誤被看見、即可立即修改。


2014 陳與涂豐恩開個網站放文章,正式開站
(現在可見的許多新媒體都從2014年後出現,該年或可稱為台灣新媒體元年)
2015 創辦人與工程師各自在日本、美國、歐洲思考未來是什麼
2016 募得糧草,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開設
2017 正職人員5名、兼職人員數名
創辦人都無給職,但募來的錢仍迅速賠光,財務不甚健全,仍盼台灣史寫手加入。

故事:以人文知識為基礎的新媒體
大眾媒體與小眾學術界中間的交界
台灣網路媒體環境:新聞類媒體為主,即時資訊為主服務,主題多以社會科技與政治為主 ß缺乏深度的知識媒體,沒有以歷史人文為主
故事的定位:以台灣為中心,發掘在地的故事,連結台灣與世界

還想做什麼樣的內容?
Credulity 輕信  故事還是想要做紮實的東西,例如:
與庫克船長環遊世界的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皇家植物園的重要奠基人,堪稱18世紀英國最重要的博物學者,他把植物分類/級,或許就像現在抓寶一樣。
香奈兒女士第一款香水,是5號。與香奈兒女士有關係的人後來命運都很悲慘,從前香水都是天然成分、香奈兒研發出首創用化學人工製成的香水。換一個說故事的方式,就會很吸引人。
豬排飯的故事。明治維新後取消禁屠、鼓勵吃肉之下,開發出不必使用刀叉、傳統炸天婦羅的製作及吃法,開創新飲食風尚。
以上故事不敢保證全部無誤,但都有憑有據,且又說得引人入勝。

三、增加:說書Speaking of Books

想開發新網站,原本想請謝金魚做歷史小說為主題的站,後來決定做書評。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書評網站?
Or我們為什麼不需要書評?  ß有食記的,旅遊的,比較電子產品的各種網站
當報紙副刊成為政治人物詠慶金婚的場域…  ß當戰哥遇上小乖,台灣副刊到此為止了。20159月副刊滅亡之年。

繁體漢語出版市場萎縮。最暢銷的書:去年是寫硬體字的書,前年是著色書。
閱讀文化在衰退? 台灣去年出版3萬種書,中國10萬種。(包含教科書和雜誌)
後印刷時代的閱讀樣貌--
1950年代,照相排版的發明標誌著後印刷時代的開始,書本的危機是什麼?
人們改變過去對閱讀的界定與想像,搜尋就是一切。根據統計,95%的學術搜尋起於google
現在我們正要入一個資訊分析整合的年代,過去書籍代表經驗知識的傳承,而現在有不同的載體分擔著相同的任務。我們悲嘆書本之死,不如開創新的可能
說書的臉書頁面之外,還有Instagram每周一三五更新,再同步到臉書。

「如果閱讀是生活的態度,那書評絕對是優雅的試煉。」
「在世界與你之間,我們說書。」
除了私密的閱讀經驗外,書可以連結到何處? 20184大主軸:
閱讀的世界地圖:書與世界的連結。
書本進化論。從莎草紙到電子書,載體改變對人類知識世界的影響?圖書館&博物館
思想的先行者:如傅柯在中文世界裡首次現身於《當代》雜誌,引介學人
閱讀作為生活(旅行)的方式:帶一本書去旅行

非虛構寫作的力量:用小說的文筆寫非虛構的文本

四、未來的方向
營運業務:
B2B:版權經紀(含授權)、廣編企劃、活動規劃、政府標案
B2C:訂閱會員、講座活動、小旅行 (無形知識產品的訂閱,難說服顧客、難以持久)

一個主打知識和閱讀的新媒體會有商業模式嗎? 目前或只有台灣吧。端傳媒與報導者都不被看好。
新媒體的「新」在哪? 文章即時、載體改變、形式多樣、標題多樣
那知識呢? 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研究的是整個天文世界星體運動概念的倒轉,才叫新知識。
與傳統的差異:以內容為核心、以內容變現
新科技讓進入媒體的門檻降低
當新媒體都被臉書綁架,我們該怎麼辦? 新媒體反而必須向臉書下廣告?
解套的方法? 為了繞過臉書,回到原來的網站,進行線下的實體活動,做電子報(但開信率非常低)
內容要怎麼被取代? 換個想像方式,重新定義內容的單位
從雲端到地方 雲端到地方/學術到人群/網路到實體  如衛城出版、文化復興總會(會長是蔡英文)的副會長張鐵志做的「新活水」,雜誌或許不該被新媒體放棄


五、提問與對話
「故事」高度仰賴學術界人才支持,長期持續廣向民間邀稿
「略懂的美德」:市場上也不需要那麼多專業歷史學家,初心就是希望普及

微信的公眾號許多有跟歷史有關的文章,只是把大學者的文章拿掉註腳就放上去,還是很難讀。「故事」還是希望要換個方式寫,具有張力的寫法,文章才會很好看。訓練作者的工作還是在學院裡頭,「故事」只是提供新的載體來推廣
謝金魚就是很好的例子,新書《崩壞國文》出版一周、已經再刷。學院訓練出來,很會演講帶動氣氛,就把學術研究的中亞粟特人寫得簡單好懂又好看。

「新活水」雜誌和網站是不同內容。
現在的許多電子媒體,只是把報紙的東西同樣內容放上網站而已。
故事網站以前思考的方向是開拓新的讀者,現在在意的是如何保持死忠粉絲,留下有興趣的讀者。這是知識型媒體和新聞媒體不同之處,不是吸引點擊率。
會說2014年是新媒體元年,就是那時整個台灣社會對現實的焦慮。
說書的文章一般是一千至二千字,故事大多是三千至四千字,但也有過上萬字的也有高點閱率。
低點擊率的文章,不見得就不須要再寫。故事後台還會看停留時間,常常都有兩分多鐘,那吸引到的讀者和忠誠度意義,就不只是點擊率的數字。

開直播也是某種意義的線下活動,實體對談。
目前狀況是只有網紅直播才有人要看,否則應該只有5分鐘、頂多15分鐘的生命長度。


一如「故事」網站的困境,全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大多被臉書綁架了…
我從臉書上得知這個研習講座,我親愛的老師會參加這場活動的行蹤也被我掌握了!
圖為捕獲野生小螞蟻的獵人與獵物照 (咦)。
下星期還有一場國史館的研習講座,老師下周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