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的下午,送孩子去上芭蕾舞課後,暫時拋下家庭的角色,當個追星的粉絲,去聽我親愛的老師講課。
地點在大稻埕,這是我第一次從捷運北門站出來,發現好近好方便哦,一下就走進那個郭雪湖色彩豔麗的大稻埕裡了耶。
感謝臉書讓我知道這項訊息,也再次確認已經被臉書牢牢綁架的可怕生活模式…。
三巨冊的伊能嘉矩新書我還沒買,說實話現在空間和時間都很不足之下要入手需要一些勇氣和衝動。
但老師的話我有放在心上,一定會找時間好好讀一下。
吳密察老師從台灣人幾乎人人都知道的連雅堂《台灣通史》開始談起。
連雅堂和伊能嘉矩兩個人拿來對比,會發現很有趣的對照。
他們兩人幾乎同時寫出人生代表作(連:台灣通史,伊能:台灣文化志),西元1895割台時連18歲、伊能29歲,兩人年紀差約一代、但又是同時代的人。
連的著作幾乎全台灣所有人都知道,因為其書其序有收入教科書,知名度完勝幾乎很多台灣人根本沒聽過的伊能嘉矩。
但是,連著《台灣通史》大家也都只看過教科書所收錄的序,那兩句「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大家都超熟 (也唱在美麗島的歌詞裡~),最近原住民的轉型正義訴求也讓大家對這兩句有新的思考。
《台灣通史》此書,大家幾乎是沒人看過的,對吧?
因為此書是採用傳統中國正史使用的「紀傳體」來寫,有年表式的紀 、人物故事的傳、制度彙編的志等等,呈現形式不是今日吾人習慣讀、容易讀的格式。想要了解一件事,必須從本書中的各篇章中去拼湊出事物原貌,困難度很高。
而且,書中所選擇作傳記的人物多是來台當官的外省籍、非台灣人士,要不然就是造反的首腦,現在人對從前一堆當官的人的傳記或許沒有很高的興致。
現代人習慣讀的體例是「紀事本末體」,要細讀《台灣通史》的話,要把全書各篇章都讀過、寫下筆記、自己整理過,才能呈現出「紀事本末體」的格式,很辛苦。
而伊能嘉矩的台灣文化志,就是用「紀事本末體」的方式來寫,換句話說,連是古早人,伊能某個意義上來說是現代人。
連氏《台灣通史》的政治意識型態是以明朝為正統,這也是件奇妙的事。
因為有文字的台灣史中,幾乎是沒有明朝的。鄭成功在台灣僅有短短一年而已! 後來漫長的有中文資料的台灣史料都是清代以後的啊。
所以,《台灣通史》書中就有很~~長的篇幅來記錄鄭成功在台的那一年偉大事蹟,對其家族也完全力行隱惡揚善的最高原則陳述事略。
依照上述原則,清國在台的治理 都是反賊逆行,而清治下的抗清抗官事件,朱一貴和林爽文等全都被冠上「反清復明」的偉大崇高政治理想。
所以,即使當初起事時沒有發布檄文的朱一貴,都有《台灣通史》作者連雅堂為他專寫一篇布告,想來朱一貴九泉之下有知也會含笑瞑目。
可是瑞凡,這捏造史料不正是今日史家之大忌嗎! (好啦老師沒有說瑞凡,不管反正我就是這樣記)
連著《台灣通史》不是一部「藍綠通吃」的作品,是所有政權都吃。
日治時期日本總督為其題字,抗戰期間重慶方面也為此書作序,1945台灣「光復」時重印又再重新作序文,1970年代救國團也再重印、再為之作序。光是此書的再版和各版序文都可以做一個研究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台灣通史》開篇就說「台灣固無史也」,所以此書是第一本,台灣的第一本史著,光是這一點就賺翻了。
而且,此書的「反清」立場和 推翻腐敗滿清建立的中華民國剛剛好那麼巧是相同的,漢人為中心的立場,都讓此書在從前根本吃香喝辣。
反清立場,漢人中心,《台灣通史》是一部意識型態先行的歷史書寫,如此在今日即備受批評,此書還飽含許多具體錯誤。
中國有學者十分用功的為《台灣通史》糾謬,撰著專書一一指正,非常用功辛苦,但吳老師給他的評語是:秋天掃落葉。
因為《台灣通史》是奇葩到每一頁都有錯誤的程度,為這樣的書糾謬其實是徒勞無功的事。
綜論之,過去的時代已經此書過多肯定了,「一部通史,三代為官」,很over了。
至於伊能嘉矩之作,與前著幾乎同時寫成的《台灣文化志》則根本上截然不同 。
《台灣文化志》仍有其限制,作者雖然努力壓抑其意識型態,但仍有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殖民者觀點,這些無法否認。
但《台灣文化志》已恪遵現代史家視為基本的史料實證論,在沒有影印機的時代,不是用鋼筆抄寫資料,是使用毛筆,以工整詳密的文字記下各種能找到的文字史料,在嚴謹的自我節制中寫成。
中國傳統的史家愛好作論,連氏即是如此。但吳老師覺得歷史學者不是都那麼愛作論的,基本上是個收集癖,家裡什麼東西都捨不得丟、堆得像垃圾場 (心有戚戚! 老師我也是這樣無法斷捨離啊);再來則是有窺視欲,對好奇的事總是想看更多。
傳統觀點以為史家可以身兼三重身分,同時是收集資料提出求刑的檢察官,又是要有批判性格能為歷史人物辯論 的律師,最後還要能下判決作出論斷的法官。現在我們在歷史學的第一堂課史學導論就會指出這種做法的危險了,傳統上是王夫之如此作論,我們現在不是這樣了。
再看伊能嘉矩,他在日治時期已是首善之區的台北,即做了非常綿密的田野工作,還能看到台北仍有很多的原住民,甚至是平埔族。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書寫裡沒有人看見到、寫下了原住民了,更何況是平埔族!
而伊能嘉矩卻讓他們出現了,這點非常了不起!
所以啊,其實應該是台灣社會要檢討一下,為何一直都只看到那麼樣的連雅 堂,卻一直都沒見到這麼樣的伊能嘉矩!?
在此老師先說,我們自己教書的人就該要先檢討 。
如果台灣社會可以看到伊能嘉矩,不只是現在出版這三本中譯的《台灣文化志》厚厚巨冊,書店裡根本可以有伊能嘉矩的專區,一整個書櫃展售他的書和與他相關的研究。因為,伊能嘉矩留下的台灣相關研究著述非~~~常~~~多~~~,至少最近出版這三本的10倍之多!
而且,伊能嘉矩的著作不只量大,品質也很優秀整齊。
吳老師曾受邀至牛津講學,被要求的主題是台灣原住民。這不是老師原來的主打強項,所以就去找伊能嘉矩的著作、影印、按照時代序排列,稍加整理後就拿去牛津講了,而且還被該校的名師肯定,由此可見一斑。
最後綜論《台灣文化志》可以稱之為台灣文化的百科全書,台灣文化的檔案,要研究台灣任何一主題都可從此書入手,都可以得到六十分以上的、有一定水準的認識。
目前坊間的台灣歷史出版品,內容都大同小異,老師說「書上寫的我都知道,我不知道的它都沒有寫」,但伊能《台灣文化志》足可滿足我們對好奇求知的渴望,不會沒書可讀。
講座結束,我還在猶豫是否要餓虎撲羊一樣的上前去熊抱老師 (還好沒有哈哈),真的好驚喜的,老師就先指著我笑咪咪的問說,
「誒,你怎麼也來了?」
嗚嗚,都感動到要噴眼淚了啦!
真的好久不見的,不知道是幾年沒見過老師了,老師就完全跳過這些,親切的垂詢我的近況,問我在哪裡教書,說雖然不記得名字了,但見到人都有印象的。
老師還說,我的樣子都沒有變,所以一下就認出來了。
我看到的是,老師的樣子也都沒有變,那個微微駝背的身體語言,那個親切的口音,看到嚴肅事物中的有趣一面的獨到眼光,那個我可以當個粉絲追著快二十年的可愛的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