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秋冬出去玩

 10月分的出遊照片,簡單挑選一些來整理記錄。


孩子們的奶奶在戰後跟著家族來台,住在中壢龍崗,所以在胖爸的心中桃園中壢龍岡一帶就是外婆外公家、幼年時會「返鄉」回去的家。到現在偶爾也還會「回去」吃個市場的雲南口味早餐解解饞。
國慶連假時胖爸又帶全家到龍岡附近吃東西,飯後在附近的「國旗公園」散散步。



小孩覺得旗海飛揚很驚喜:「這麼多國旗! 這邊的人一定都很愛國!」
這個嘛…
說實話,我不確定掛滿滿這面國旗的人,到底是對ROC比較忠誠、還是對PRC比較親切?
很誠實的跟孩子們說了這麼殘酷的話。
還好我們的立場很一致,我們都對TAIWAN最認同!



工作的場域課程要推閱讀、考試要考素養、要被這樣大張旗鼓努力推動的事情,其實就是生活中鮮少被視為重要、很難被喜歡的事情…

所以當孩子能享受閱讀的片刻,那個當下對媽媽來說是很珍貴的。


因為現實生活中會吸引他們眼球的事物實在太多了!
限制他們使用平板、很少給玩手機遊戲,現在卻也不敵遊戲機的誘惑…
因為媽媽自己也好著迷SWITCH,每天都在動森的世界裡得到重要的耽溺與救贖啊! 



小孩讀幼稚園時,一直非常慶幸他們學校沒有跟風過萬聖節,媽媽我總是可以省下給小孩裝扮和要糖吃的困擾。

可是該來的還是來了,小孩現在上的安親班美語課標榜外師授課,所以今年我們也要參加萬聖節裝扮了。
想想也勉強可以接受,胖寶現在小學五年級,頂多再一年、再扮一次也就小學畢業了。
於是就認真的陪他們到後火車站去買齊想要裝扮的服裝道具。


哥哥扮維京人,咪米扮女巫。


好不容易服裝搞定了,沒想到萬聖節當天他們在安親班做餅乾做過頭了,最後根本沒扮裝上街去要糖!
這樣也好,事情總是會有這樣難以預料的發展,少吃點糖也是好事。
真的要過節,其實農曆七月和廟會時就有很多機會可以多參與呀!



11月初又帶孩子們到景美人權園區,為的是要去看「清水的孩子」蔡焜霖的故事改編成舞台的演出「那就唱歌吧」。



我們家離這裡不遠,孩子們已經跟著我來過幾次,越來越熟悉。
但是隔一段時間過來,看不同的特展或展區,還是都會有些小小的心得。



在言論自由特展的最後,快要由兒童蛻變為青少年的男孩,特別在意/好奇這些牆上的字句。
很好,每個缺口就是光亮的入口,都是媽媽可以對話的契機。很好。


白色歷史的故事,我家的孩子可能比其他的孩子多接觸過,也只有多一些些。
但是那些保存下來的「不義遺址」的設施,空間,像是汪希苓被「囚禁」的居所,本身都很有說明的力量。


那天看「那就唱歌吧」之前,在戒嚴般的家裡無法先跟孩子們介紹情節大意,
在看演出的當下全劇都是台語發音,幾乎全程都要在孩子們耳邊即時口譯,孩子漸漸就不耐煩了。
雖然孩子們就像身上有蟲般在座位上動來動去,但後來孩子們總算是有忍耐著坐到最後。

在意見調查問卷上,孩子就誠實的寫上意見:
「希望可以講國語
希望不要演很可怕的內容
希望不要有很噁心的內容」

這些都是對話的契機。
剛好可以跟孩子們解釋,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說國語,這是什麼樣比殖民政府還更像殖民者的政策造成的;
還有那聲真的把咪米嚇到尖叫的槍響,就是過去政治高壓氣氛下的真實,那時的人還不能像我們現在這樣批評討論槍響是否該檢討;
最後那個噁心的部分,是指同囚室中新來的人要睡在馬桶邊、臉上都被屎尿噴濺到的情節,而那就是政治受難者在獄中真實的悲慘處境啊!


雖然看演出看得似懂非懂,但是總是個契機。
回家後兩兄妹就把「清水的孩子」漫畫一口氣讀完了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