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走讀板橋老城


平時我們自己去走跳,通常只能按照觀光導覽地圖尋找古跡的痕跡。


昨天,跟著導覽老師的講解,一起走跳探訪,板橋古城看開發痕跡。


從板橋的捷運府中站出口集合,很快就到老師口中的板橋四大古廟之一,迪毅堂。
非常殘破老舊,通常走過路過應該一定就會錯過。
更別提門口還拴著一隻老狗,旁邊住戶收集的資源回收,一起飄散出狗和資源回收物的氣味。


這是咸豐年間的泉漳大械鬥後,板橋林家將他們府上的教頭和家勇收屍後合葬的祠堂,屬於陰廟,向來為人不喜,再加上多年荒廢缺乏照料,才會如此殘破。


導覽老師說他之前是看到這即將整建,才趕緊呼籲保留。
後來板橋林家也立即撥款,在祠堂上頭搭建鐵皮棚架,以免政府的公文程序曠日廢時,會來不及保留古蹟。

從祠堂內看出來,可以看到門板都掉下來了、根本沒辦法關門。


祠內左右牆上都有掛匾,但也都堆了建材物料和雜物。
是呀,一座香火稀缺的小廟,又位在繁華的都市裡頭黃金的地段,身處21世紀現代的我們該期待它被如何看待和對待呢…


接下來是一段我們歷史老師都不熟悉的歷史,是板橋古城的建造。


我們只知道清領後期台北府城的建造,原來在那之前板橋林家為了保護他們家宅產業,也曾經建造過一座城牆,把包括他們林家屋宇花園和一部分當時板橋地區的民宅一同包圍保護的城牆,是謂板橋古城。

現今從事在地文史保護的人士推動之下,幾年前新北市政府就完成這項工程,沿著已拆除的板橋古城外圍,在馬路邊上的人行紅磚道上鋪設了有「古城界址」字樣的磚板。

只要沿著這個標誌走,不是桃樂絲要尋找女巫的綠野仙蹤的黃磚道,是可以找到板橋古城路徑的紅磚道哦。


地上的紅磚之外,地上也有和一般路燈造型不同的特別紅色路燈柱。
在下圖中的紅綠燈旁有一枝紅色的、懸有「板橋古城」字樣的路燈柱,也是沿著古城範圍,和標誌古城界址的紅磚一起,包圍標示了古城的範圍,供人尋訪憑弔。


接下來又是一座大廟,已經改建過的供奉媽祖女神「板橋媽」的慈惠宮。

改建過後的慈惠宮和原貌外觀有很大不同,保留古味、但已非原貌,特色之一就是挑高和鋼筋水泥結構。
因為挑高重建,所以原本的門口龍柱高度也不合,得要重做。
所以,當初全台首富板橋林家捐建的門口龍柱,就被換掉了。


換成是,民國70多年重建當時的台灣首富,郭台銘及其家人署名的新龍柱。


至於原來的林家捐建的,就移到二樓正廳,香客參拜時還是可以見到。


二樓大廳門口的門神,中間是唐代的秦瓊和尉遲恭,另外一邊是持果宮娥,另外一邊是持香文官。
我看到門神第一個想拍下來,是想給國二的學生看,凌煙閣功臣當中這兩位大名鼎鼎的門神。
第二個想到的是,那兩位文官真的是文官嗎,不只是面白無鬚的造型,從身分上來想怎麼都該是宦官才對吧?



平時廟宇上頭的交趾陶和剪黏藝術都不容易欣賞到,因為我們站在地上、它在屋頂上。
但是慈惠宮重建後,在二樓天公爐外可以看到平時看不到的屋頂藝術,得好好把握機會看一看。


導覽老師說,早年是手工藝術品,現在大多是機器翻模的半手工作品了。


導覽老師說他的專長是傳統藝術建築,我還滿期待在這邊可以多聽到一些介紹的。



一邊是三英戰呂布,最右是大鬍子張飛,騎著馬的都是主要人物,沒有座騎的都是跑龍套。


最左是紅面的關雲長,再來是面白斯文最帥氣的呂布,最右邊是劉備。


一邊是封神榜,騎著四不像的姜子牙。


有聽到一些,但又覺得說得不夠多,其實很希望可以多說一點的。


再下來到的是供奉觀世音的接雲寺。
老師有說一下慈雲寺到接雲寺,甚至為了板橋林家要擴建而請廟換地搬家的八卦。


廟裡的藻井,也只有說這是華麗的天花板,沒有多說木造結構或是斗拱之類的構件,其實我是有些小失望的。


大家在這廟裡休息片刻,我也趁機去拍它隔壁的陰廟,見證械鬥的大眾廟。
又是喪心病狂的歷史老師,見獵心喜的找到出題材料就要趕緊拍下的變態作為,哈哈哈哈!


之後,我們走到此行最遠的一個點,南興橋頭。
老師說了一下水岸與聚落的發展,也是點到為止,覺得沒有酣暢痛快。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地名由來。
「南雅」其實是台語的「灘仔」一詞,寫成漢字後成了「湳雅」,後來又再美化成「南雅」而來。


行程末尾。
從河邊橋頭再走回板橋古城內,終於要走向板橋林家的大宅去。


又再看到熟悉的古城標誌燈柱,一路迎接我們回到「城內」。


林家花園最近在大整修,沒記錯的話好像有一半的範圍是封起來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



導覽老師最後也推薦了對板橋或林家花園的歷史有興趣的延伸閱讀書目。
教務處和社會科都立馬進行採購,有興趣的捧油可以來借閱參考哦!



這半天的走讀歷史,很感謝有晴好的天氣加持,美好的陽光相伴。
雖然路上沒有如原來期待的有經過些老店或夜市就順便吃吃喝喝這種行程(喂),個人的感動程度也沒有上次中永和瓦磘溝那麼強烈;但也有一些小小的收穫,知道了之前從來都沒聽說過的板橋古城,很有趣。

最後的最後,就用樟樹掩映下,林家古宅的屋脊與後頭現代大樓的對照,來結束這個城市裡走訪古蹟的行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