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再訪瓦磘溝



應該是去年2016年的12月,筠雅用學校經費幫我們安排了一場瓦磘溝願景社講師導覽走讀的研習,利用社會科教學研究會的時間
走讀瓦磘溝 連結

這學期在均質化計劃安排下,認真度爆表的筠雅又為我們聯絡安排了不同的講師、規劃了不同方式與風格的一次瓦磘溝踏查導覽。
上次是用步行,這次是騎腳踏車;上次主要是口頭講述,這次的講師準備了好多看板輔助,好像上電視的名嘴準備的字卡看板,好厲害的FU !


一樣的是參加的老師們都很認真、很熱血,專注聽講、仔細的提問,讓這樣的導覽課程活動的價值發揮到極大值。


這本永和社大出版的《我家後巷有小河》,上次課程後社會科就用經費購藏了,這次的導覽活動也有被拿出來介紹,並且講師有把書上的圖片製成看板給大家在行進中方便觀看了解。

從歷史上說,中永和這邊的舊地名,如「潭墘」就顯示了地勢低下這件事;也說明了為何之前永和有過嚴重的淹水。


時間上推到更早以前,中永和這邊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幾個社,現在只剩下「秀朗」社的名字還保留在目前的地名中。


我們在四號公園的圖書館前集合、做前導說明。
大家都騎上單車出發後,第一個景點是一棟位於中永和交界處、地址路牌非常有趣的建築物。
照片中牆上兩塊地址路牌已經髒污看不清楚,但放大就會看到…


同一棟大樓,有兩個隸屬於不同行政區的地址! 很有趣!



也就是在這棟建物前面,可以看到路口的紅綠燈桿上,道路「中和路」上方有註明,這條路的兩邊也是隸屬於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哦!


第二站,永和的店仔街福德宮。



那天講師講得非常精彩仔細,可惜時隔太久,不少都忘了… @_@
基本概念好像是說,早期先民沿河而居,方便移動、輸送貨物,於是也就有沿著河流運輸的節點形成聚落,出現廟宇,形成街市。 <--這些不就是地理課本的基本內容嗎?



沒記錯的話講師本人好像就不是當地人,是來自宜蘭的外來移民,但是日久他鄉成故鄉,現在對雙和地區的歷史地理掌故都非常的熟悉啊!



看了街市,更要看溝渠,雙和地區的瓦磘溝。
這地方就在復興商工旁邊,一排美術相關店家中間,藏在公車站牌旁圍牆裡的瓦磘溝。


這邊我們上次跟導覽時就有來看過了,很妙的夾在兩棟建物中間的瓦磘溝,在寸土寸金的永和這邊,溝水上頭還被加蓋成有2樓3樓的建物… 妙到家了!


順流而下,再往前一段路看到的也是之前造訪過的被里長的綠美化巧思築牆遮住的瓦磘溝。


想不到吧,美麗的木造牆後頭,竟然是! 臭水溝!!
這個地方也顯示出大家想「遮醜」的心態。是的,遮醜很快,要徹底綠美化和改善瓦磘溝的水質,不知道要等到民國第幾百年?


再接下來,會看到很不正常、也絕對不自然的直角轉彎的溝渠水道,還有沿路都是水泥堤岸的可憐的城市水溝。


說來真讓人無言,這段水泥堤岸的瓦磘溝在一處花木扶疏的公園裡,算是在整條瓦磘溝沿岸數一數二漂亮的景點呢。
好吧,既然是景點就要來留影,我和我的超棒同事怡萱~


再往前騎一段,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
我們的溝渠旁可以是水泥堤岸,但更好的作法就是同時兼具有生態與防洪功能的土坡岸。


再往永和的黃昏市場走,旁邊是支流匯集之處。


就在這個市場、這個水流匯集處,多年前颱風來時有過嚴重的淹水水患,現在每年颱風季節一致、附近的里長都繃緊神經嚴陣以待。


因為從前的淹水事件,所以後來附近這邊建了一整排的抽水站。


為了仿效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精神,我們沿著瓦磘溝走過了可以直接回學校的路口,看著高高的大中至正樓的建築身影被我們拋在腦後,繼續前行…

然後看到美麗的綠蔭,溝水兩旁有樹,樹上有鳥,鳥鳴聲在陽光下示範說明了整治城市的河川生態會有什麼好處。


導覽至此已到尾聲,我記得好像是過中午12點了吧,肚子餓了、心裡掛念著等下下午第一節就有課、已經分心到完全不記得講師在這裡講了什麼… (掩面)


還好,看板上有文字,日治時期那時人很愛選各地的風景,於是有這中和八景之說。


真的是整條導覽路線的最後一站了,永和深井,自來水事業處。


這是走過路過都一定會錯過的景點。



上次和這次的瓦磘溝導覽,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同的經驗。
用步行和騎乘單車兩種方式在移動速度和距離上本來就完全無法相比,天氣晴好、又是第二次走了比較有熟悉感,可能都有影響。


在地的故事,要真正在地去走訪,去踏查,去看去感受,才會真的在心裡留下些什麼。

我在想,我們這一些老師得到了些東西,要怎麼再把這些知識或感動再傳遞給我們的學生呢?
該怎麼去設想,有可能帶著學生「真正在地去走訪,去踏查,去看去感受」呢?…
很好,這就是接下來的功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