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夏季學校_2020台中霧峰萊園


延續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精神的「夏季學校」台灣史研習營已經舉辦20多屆次了,今年我第一次來參加。
跟一百年前一樣,地點在台中大地主林獻堂家,霧峰林家的萊園。
些許不同的是,聽課的教室是霧峰林家創立的學校明台中學裡。
搭乘接駁車開進校園時還發現,校門口就是中二立委DUMPLING的服務處! 不過今天立法院在開會,應該無法捕獲野生DUMPLING。


開場/戴寶村

今年的夏季學校特別有意義,因為100年前日本政府將地方行政制度改制,設為五個州,台北、台中和台南市也都同時設為市,今年是100周年!

倘若現今台北、台中、台南市的市長稍具文化意識,今年可以好好跟世界各地的姐妹市邀集政要來共襄盛舉,可紀念回顧、也同時向前展望。


台灣府到台中州/賴志彰

林獻堂在日本奈良遇梁啟超筆談後,邀梁來台走走。

後來梁啟超真的有來訪台,就住在霧峰萊園,也有到鹿港演講;據稱原先打算來募集資金,但因臉皮薄,最後還是空手離開。

講者從民國73年開始研究霧峰林家,有見過林獻堂的女兒林關關女士,當時她已八十多歲,講者拿著一張林女士嬰兒時期被抱在懷裡的照片跟她請益。想提醒在座的年輕學員,歷史不是只存在於紙面上、網路上、資料裡,應該多跟耆老聊聊,走訪在地,很多人還在、還可以當面確認、多走入田野。

 

台中這兩字何時出現的? 很晚才出現。

雍正四年時的公文中提及台中此地寫的是「BABUZA原野」。

1904年日本繪製的台灣堡圖上寫的是「藍興堡」。

台中火車站附近,台語有其固定的稱呼方式為「橋仔頭」,日本人將之寫作「橋孜圖」。
(
類似的例子還有好幾個,如苗栗的三叉,被改成三義。)

 

台灣,有人寫作埋冤,有寫作大員,最早指的是台江地區,不是指整個蕃薯島。

去看地圖會覺得南港在台北、北港在嘉義,是很荒謬的。因為當時還沒有台灣主體性的概念與認同。

台南很長一段時期被稱為台灣,台灣府就是現在台南,後來第二個出現的是台北府,再之後才將台中地區改設為台灣府。

 

台灣道台劉璈於清法戰爭時不配合劉銘傳,是林朝棟領軍馳援。

林爽文時被抄的地產,至今仍記載為叛產。有爽文國小、爽文路紀念此次農民革民,比起大甲還有蔣公路應該可以感到驕傲吧!

台中海岸山脈進來內陸的台中平原,廟不多,最多的是媽祖廟。作為中部人信仰的中心。北屯也有一間書院,當地人是很重視文教的。

 

台灣堡圖上今台中市區有「東大墩」,現今逢甲夜市為「西大墩」,另外還有葫蘆墩,這些「墩」指的是近水高地,否則居住在水邊容易被水淹。

講者與有「彰化媽祖」之稱的賴和同家族。

 

日本人在各地火車站附近都建有「物產陳列館」,殖民台灣是經營台灣、不是單為掠奪資源。切勿被黨國體系洗腦誤導。

台灣中部地區的水利建設是很好的,清國時的八堡圳,後來日治時再建水圳,現在的綠川柳川梅川,所以中部發展得很好,才有很多大地主,南部雖然開發早卻沒有中部這麼多有錢的大地主哦。

 

藍興堡區就是現今台中市的市中心區。

市區的發展有一大段都聽不大懂,跟不上。

 

劉銘傳與劉璈兩人不對盤,但都一樣希望將省會設在中部。

鹿港人希望設在鹿港,被劉銘傳痛批。

大正末年整理台灣河流,一條東邊是綠川、一條西邊柳川,中間相距僅300多公尺。日本京都鴨川與另一條河川相距達7公里。

 

台灣製茶最盛的地區在北淡水河就是大嵙崁溪,下游就是加工最盛的大稻埕。

烏溪就是從前的中淡水河,1912嚴重水患,當時沖毀的聚落今仍能見到。

位於台中的東勢林場門票收入歸彰化縣政府,因早年建台灣省政府時,南投附近台中彰化甚至苗栗都被要求出資,後來未建成、還是要分一下財產。

 

今台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所在地原為日軍第一旅團,中部駐第二旅團,第三旅團駐台南。駐地後來都成為土地開發的好地段。

 

接講綱「伍、從台中廳到台中州」

 

老在地人傳聞,日本人於台中州廳前建司令台,自以為在「閱兵」,檢閱城隍廟祭典時遊行隊伍走了一天從早到晚沒有結束,還有掛著廣告看板的三明治人寫著「仁丹」和「明星花露水」也走過去。

 

走過昔日的歷史發展,台中的過去和現在還在在「投機城市」這個篇章。

如過去台中市府承諾給200公頃地型建基督教大學,後來只有33公頃,就是東海大學,整個就是騙很大。

舊市區亟待翻身,空屋率居高不下,消費性城市文化的不斷擴大,縣市合併的磨合仍待努力,色情行業不斷翻新,犯罪率不斷攀升。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