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亡國感的逆襲! 新書發表推薦


於我自己的個人經驗來說這是很新鮮的、好像是難得的第一次,在新書上市前就預聞、並且預訂了,
拿到書之後有著迫切的動力生吞活剝的三兩下讀完,
除了還貼一堆利貼標籤覺得會引用到、打算要摘錄或是分享之外,
還趕赴在書店舉辦推廣促銷的新書發表會,認真的聽講做筆記。

因為,就是有著那樣嚴重的焦慮,比張愛玲說的惘惘的威脅還要命得多啊。



讀書之前先是在網上看了一篇好文,後來知道就是書中的第一章。
早在這個流行語詞出現之前,就在台藝大開了一門「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文章中仔細分享了課堂上和學生交流的觀察和想法,也給了讀者一個溫暖明亮的展望方向。
文章連結: 張娟芬:亡國感的逆襲

文章最末段的期勉,也就是書腰摘引的文字。
在惶惶的焦慮中,還是有一股堅定的力量。


讀墨網站的書介頁有讀過的人劃線摘引的文字,可以協助快速掌握一些關鍵或金句。
https://readmoo.com/book/2101201570001


發表會上先由出版社編輯引言介紹,策劃本書的「失敗者聯盟」揪~~竟是誰?

讀墨網站上的書介頁面這樣寫:
有志難伸的人。插翅難飛的人。徒勞無功的人。心有所愛,卻眼看世界傾頹;知其不可,而竟為之。」
張娟芬、顧玉玲、王盈勛三位老師,一直在關心移工、死刑、等公共議題。帶著學生做一系列的題目,本書是第一個題目。

若過去幾個月來社會上瀰漫著「亡國感」的感受是真,本書和今日不是要加重加深這種末世的恐慌氛圍,是試圖去爬梳這個「芒果乾」的脈絡,在此現象浮出的時刻,給一個好的提問。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會有這個恐懼,其實是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了什麼,害怕失去它,才會有焦慮。

美國建國之初,對於「聯邦政府」是否會過於強大、也有不少人擔憂這樣的發展會讓新生的國家會變得和之前的帝國一樣?


接下來就由台前的學者老師依序發言。


張娟芬:在藝大開設新的課程「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原因,就是和現在大家有此共同的集體情緒,那時還不確定如何去描述它。
對岸對我們的影響,常是一種「潛規則」,那個不能踩到的紅色底線又是浮動的。
所謂的「亡國感」不是真的要悼亡什麼國家,而是在焦慮,我們不想要失去已經擁有的自由。
當我們在談中國因素和亡國感時,常強烈感受到一種「不甘願」,有焦慮但又同時在痛苦的思考,不是直接舉手投降,「亡國感」不是已經亡國的完成式,比較接近一種未來式的預言,提醒我們該做些什麼去反抗它。
我相信這種感受不是失敗主義的,不要已經覺得我們被打趴了。
不要以為我們要跟中國一對一的單挑,一定是和周圍相關國家一起在權力槓桿中互動的,台灣的前途要放在全球的脈絡思考。


王盈勛
編輯本書過程中在和作者溝通時本來覺得累,現在覺得人多真好,因為成敗可以不必自己一個人承擔囉。

如何面對中國的因素為何我們面對中國時常會有「絕望感」?
比如考GRE時中國學生考出了天文數字的高分,我們大學裡的建設經費總是不足、對岸卻要多少有多少,中客來台買珊瑚時大手筆出手闊綽得驚人。
但其實台灣學生考托福的平均成績,卻是比中國學生高的。
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經濟規模要乘上14億人數有關。
細看中國各地個別的經濟成長,中國應該就只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後段程度,這確是鐵一般的事實,卻常被投射出過於偉大的身影。

我們面對中國時,有點像是可以用上所有各種技術的「綜合格鬥」。中國希望打開外國市場時,可以高談全球化、中國是世界的一員;別人想去開拓中國市場時,中國又聲稱他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別的國家都是單手、用單純一種柔道或跆道的方式,而中國卻隨時可以換手或改換踢腿上場。

太陽花學運之前,馬政府聲稱簽了服貿會對雙方貿易經濟都有好處。過了56年後來看就很清楚,就算今天有服貿的話台灣商品有機會能進去中國市場,但中國隨時可以認證你是各種敏感、甚至是台獨,直接封殺你進去中國市場的可能。

和分析一家公司的運作一樣,制度成本很高的政權或國家體制,長期來看是容易垮台的。
中國現在的體制運作是成本極高的,新疆的維穩經費是全台灣年度預算之高,這一點是不能被忽視的。


顧玉玲
剛才引言的編輯介紹我們三人,其實我們就是三個好事之徒,打算用各自的視角來翻索細看,不要輕易把「亡國感」簡化,它就是有其複雜性,不要只跟大選掛鉤。

不要等到外來的力量入侵,看到我們內部分裂,是源於彼此不理解、也不溝通。其實不是只有世代的隔閡,更重要的是階級的差別。

不要只有統獨劃分,這樣就會走向藍綠歸隊。
今年國慶時總統說我們的民主,自由的市場經濟,是我這左派不能認同肯定的。
選舉民主,政治民主,不能取代經濟的民主。過去30年的經濟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的利潤都是進到資本家手被,我們的稅收是在下降的。
亡國感一部分來自青年對未來沒有希望的絕望感、無力感。

帶學生去參觀人權博物館等地,最怕學生看完感想是「那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民主」,因為民主自由不是包好的禮物送到我們的手上的
民主的進步總是搖搖欲墜的,前進2步又後退3步,軌跡是鋸齒狀的,需要一直小心努力維護的。
我們現在有愛鄉護溪的共同體,有關廠工人一起上街抗爭的共同體,有各式各樣的共同體,一點都不比國族認同不重要,這些多重多樣、甚至彼此矛盾拉扯的共同體,都是重要的。
民主從來沒有實現過,我們一直在不斷的行動中去實踐它、接近它。



 宋承恩
香港現狀就是一部原本生活方式逐步滅亡的實境劇,在我們眼前清晰呈現。
我們台灣也在面臨同樣的處境,先不管我們國家的內涵和名稱,重點是目前的生活方式在逐漸流失這件事。

09年馬政府引以為傲的是受到WHO邀請出席WHA,認為是其政績。16年起蔡政府上任,後來就不受到邀請。原因是什麼?
馬政府當時的做法是,先達成一個眼前的成就,不是去發展國家未來想要以什麼樣的姿態在國際上站立。
思考這一點,我們可以把現在的「亡國感」看成是一個轉機,而不只是危機

KMT一直在說ROC要滅亡了,從阿扁選北市長開始、到現在KF也還是在喊,說2020選舉是中華民國保衛戰。這其間「中華民國」的內涵完全是空的,和老蔣時代差不多,但過去至少50年社會質變又超大、跟過去完全不同的。

以「民主改革」做為發展主軸的路線,漸漸不能確定可受到民主社會的選民接受。
我們發現,民主是很脆弱的,需要抵抗侵略、需要有保護的機制
蔡政府其實跟之前阿扁走向獨立的方向不同,她不積極推入聯,也不在國家表述上和中國衝撞,力推南向和經濟發展。
其實這也是滑坡,她的保守謹慎,避免惹中國不開心,這其實也失去自己的主體性論述位置。

沒有人不愛和平,但「和平協議」其實是個假議題,設定我們在內戰中,簽了就接受其預設框架。
昨天國會在推代理人法時,提及「境外敵對勢力」,就有詳細定義。
KMT利用一個美麗但空虛的「和平」口號願景,實際上卻是通敵的、接受中國所希望發展與安排。


蔡宏政
台灣的集體認同,從來都非常破碎。
過去20年來的總統大選、一直形塑台灣的共同體;還有全民健保的共同體相互支持,世界排名前三名的好、這個連黃安都知道!



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背後要有物質的基礎支持。



雁行發展秩序
東亞的經濟發展,就是對美國更加更加的依賴,包括市場、技術、軍事,各方面都依賴。
台灣日本都是如此發展。
而較晚起步的中國發展模式前3/4是一樣的,只有最後1項軍事挑戰美國,所以我們會有亡國感。




戰後東亞不正常國家的困局
日本擴張,中國就會罵它帝國擴張;而中國去除百年國恥、要強大起來,但又威脅鄰國。

台灣的法理獨立也不是美國支持的,美國只是要用台灣來牽制中國。
這造成台灣要維持真的完全不統不獨是困難的。


為了要代表中國,萬年國會不改選。
後來對外難以代表中國後,轉向對內尋求強化。

台灣獨立的主權依託於世界經濟體系中,以中產階級的利益支持「右獨」立場,就是一直到今天還在講的「中華民國在台灣」。


右獨路線

經貿外交之所以可以有其國際關係下的背景,如中國不挑戰海峽中線,但今天已不可行。





台灣所謂的全球化其實是中國化

對中國投資成長最快的是在阿扁執政時期,下跌最大是在馬政府時期,和媒體說給大家的印象完全不一樣。
最可能的解釋就是阿扁想走向獨,卻無能推動;馬想傾中,卻無能拉抬。







08年後中國的GDP成長是一直用錢砸出來的
美國內需是佔7成,和日本差不多,真的可以不管其他國家。大國確是如此,印度也是哦。但中國是衰退的!!


中國的狀況就是一直投資下去、卻衰退,投資是無效的,變成債務,欠債到GDP1.7倍時美國爆發次貸風暴,日本忍到2.2才爆發(武士道精神比較能忍),中國的數字有許多版本,微信上流傳的(也就是官方允許的)數字是2.2,是從08年後快速成長的。


中國的神話,是國營企業一直投資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通過國內的基礎建設,讓工人有薪資,就會有消費,然後GDP會成長,也會有儲蓄。中國只有國營銀行,沒有民間的,這樣資金又回到國家手中反覆循環,將債務挪來挪去

現在有一帶一路亞投行之後,還可以到外國去。

中國的成功建立在相信他會成功、相信他會成長。三位一體的股市3天漲停板吸引投資客來真的漲起來是一樣的。


318反服貿:左獨路線的出現?
Z>B  這其實是民進黨無能為力的,因DPP是右獨。

學運中反對的對象不一,有的是反對與中國貿易,有的是反對自由貿易。


九合一選舉的再反撲
去年2018的執政黨大敗,是底層民粹被召喚出來、認為底層人民的權益應大於上層菁英的力量。
但危險的是,現在底層民眾無力規劃新的路線,只能擁護其領袖,將權力交付給他們的領袖,又造成韓粉出征、寸草不生。
現在我們社會的分裂,就是共產黨最喜歡的民主社會可以兩面操作的,同時罵蔡政府不夠進步、又罵小英太激進。

我們社會的分裂,共同體破碎,我們欠缺共同尊重的價值,也沒有共同認同的人物能整合。


台灣社會如何團結?
如果我們今天的共同體是在認同平等的話,就該在日常生活環節中追求平等。
福利國家的存在是為了人民的福利。如果我們有此認知的話,年金的價值為何從來沒有被討論過? 現在政府推的年金改革是為了不要破產,不是為了福利保障!

白色力量會出來,就是因為底層民眾覺得沒有被菁英考慮到。


左獨的難題:如何維持多元差異與共同體的團結?
一方面導致台灣分配不均的加劇,由此衍生出台灣的左獨路線。另一方面又與過往保守勢力相結合,形成台灣的右統勢力,從而形成台灣分裂的主要軸線。
我們沒有左獨的傳統,我們需要自己努力來開創這樣的傳統。台灣政治發展的軌跡,就是從政人物的財富要可以累積!

台灣是否必須經歷一次民主內戰,才能建立起互信與值得獻身的共同體認同,成為維繫多元差異的最大公約數?



QA時間
蔡宏政:
中國一帶一路給錢給水泥,斯里蘭卡本來好像平白得到一個港口,但沒有那麼高的吞吐量(需求)、還不出錢,港口就變成給中國使用99年了。
而且這個過程裡完全沒有幫助當地國家的技術或任何的成長,模式也跟IMF等完全不同,沒有考慮到人權表現等。現在看來是有很大很大問題的。


張娟芬:
很多公民團體其實一直都有在社會不同角落裡做小小的努力、有小小的防衛。比如說今年5月修法修政「外患罪」,原法條裡賣國賣給中國是無罪的,因為中國不是外國哦!啾咪~

明年1就算全國投票投對了,亡國感也不會立刻消失或被解決,需要每一個人都投入努力,一直努力的
可以在臉書上搜尋台灣公民陣線。他們對中國因素觀察和反應很快。
我們就是要一直觀察中國因素,一直推動和努力


宋承恩:
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之一,看法絕非娟芬老師那樣樂觀。
德國有慘痛的歷史教訓,有戰鬥性的憲法,不容許民主摧毀民主
但我們現在也沒有禁止紅媒宣傳,只是要揭露背後資金而已,執政黨以抗中保台之名,其實根本在打假球,現在國會在推的法根本就是現行法都能做的事,而國民黨還在反對、還在批綠色恐怖!
台灣現狀是,你願意為了民主,犧牲一些民權? 比如說,禁止談「統一」?
或者為了民主,擁護一個強人?
我知道我們都不願意,但民主就在這兩難當中,很脆弱的,沒有答案。


蔡宏政:
台灣出口給中國,中國加工後輸出給美國。中國輸出給美國的沒有減少,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變少,因為台廠移到中國去了。
現在執政黨的新南向,要問有什麼戰略目標嗎,其實我看來根本沒有戰略。
規模根本比不上中國一帶一路。
那解方是什麼? 要做台灣做得來、中國比我們差、又是對方需要的東西。我認為台灣做得到,但現在執政政府沒有在做。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全家出遊


全家一起出遊的照片真的很難得。
比如說中秋節全家去日式燒烤店吃烤肉,只是也沒辦法拍到全部家人的合照。


利用周末帶孩子一起到小學裡去運動,也好像是好久才能成行一次的珍貴活動。
這是10月的一次早起去打羽毛球。



11月的周末,很舒服的天氣、很適合出門走走,於是我們又難得的。
住新店十多年、第一次帶孩子一起坐船遊碧潭。



本來胖爸死命堅持要坐電動船,但是小孩想要腳踏船、而且電動的要等比較久之外能乘坐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就開始了不是天鵝船的腳踏船體驗囉!
(造型是鯨魚… 看得出來嗎? XD)



因為體重分布的安全考量,店家要我們前排3人、後排1人入座。
但船體裡頭腳踩踏板的高度很低又是固定的不能調整,變成胖爸完全無法幫忙踩踏,這天全程是由我和小孩作為人力(獸力?)驅動模組在移動!

所以,整個遊湖的一小時期間,大部分都是在奮力踩踏和鬼叫,還有看著別人乘坐電動船悠哉的經過我們船邊時羨慕嫉妒一下。

雖然只有片刻短暫的時間是像這樣蹺腳放空,讓船完全無動力的在水面上漂浮,
但其實最後的感想是,這樣悠閒的放空10分鐘也好,5分鐘也罷,真的無比舒心美好,其實就值得為了這片刻踩踏一小時。



回到岸上後,休息吃點東西促進經濟發展,還有路邊藝人可以欣賞跟合照。
這位咪米覺得很美很迷人的藝人,看得出來她在扮演什麼嗎?
答案是,鳳凰!
真的有人看得出來嗎? XD
有人答對的話拜託一定要讓我知道嘿!


家附近巷道的牆面和地面,好像是去年新選上的里長在推動美化。
距離我們家不到20公尺處,就有這尾超巨大的魚!


嘿唷嘿唷,一起把釣到的大魚抬回家吧!

十月假期,朱銘美術館


雙十國慶的假期該怎麼度過呢,那個名為自由廣場的地方,我喜歡這樣的角度去看裡頭的建物。


很早就跟孩子們說過獨裁者老蔣的事,所以妹妹說要在這邊拍照的話就要這樣子!
意思是不應該紀念亂殺人的大壞蛋!


因為是國慶日,白天遊行過的花車都在廣場展出,於是我們跟著擁擠的人群一起看到了國軍自製的教練機勇鷹號、還有國造潛艦的花車,這是我們最喜歡的部分!


這天是專為府前光雕去的,背包裡帶的野餐地墊也派上用場,可以坐下來仔細看。
只是光線影像說的是這片土地上過去發生的事,可惜孩子們年紀小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好像很華麗而已。


連假趁著天氣好,到訪北海岸的朱銘美術館。


這裡空間規劃得用心、這才值得自稱「以美學為主風格」的地方,而且連導覽都設計得超級棒。
導覽講解清楚仔細是基本,還有很多互動,一路從室內導覽到戶外幾乎整個園區,過程中還要拿出手機來尋寶解謎! 不得不說真的是HEN會,完全跟上時代啊!

全程路上整套春、夏、秋、冬4個題目,一不小心3個都被我解出來,剩下1個是孩子們的阿姨破解,對其他一起聽導覽的同行捧油覺得很不好意思啊。
結果兩個小孩當然超開心,又不是他們破解的,但媽媽解出來就像是他的績效一樣,一直超得意的,最後還憑破解謎題找到的寶物去兌換真的館方製作的紀念品,完全收買人心。


園區布滿大師各時期不同風格主題的作品外,樹蔭間的吊籃和吊床也是讓人賴上了就不想離開的好物。


不只是小孩一直賴著玩,我自己坐上去之後,也是舒服到想跟這吊床合為一體啊!



海軍軍艦和艦上的水手服海軍們。


室內空間展示作品的本館外頭,我們和大師的作品一起排隊。


展館內的作品,不如這區可以動手做自己風格的太極拱門大積木,小孩當然都要忙很久哇。


軍人系列中的老兵。
雖然身形佝僂、好像走得很辛苦,但一身戎裝還是讓胖寶覺得帥氣。(原來是制服控啊(喂)


陽光晴好的一天,藍天綠地上欣賞藝術作品,也就來模仿朱銘大師太極系列功夫動作吧。
咦,看起來怎麼像是在小狗撒尿跟打架哩?! 


逛完大部分展區後,我們拿出剛才解謎後得到的贈品粉筆,在地面上一格格像停車格一樣的畫框裡,開始我們的大師旅程。
媽媽對於上班之外還要使用粉筆,覺得親切熟悉,於是就來一幅「台灣南波萬」吧!


台灣不遠處,與我們脣亡齒寒的香港,也讓我們連儂一下。


咪米也要加入連儂的行列。
的確,從小就該知道,自由從來都不是免費的。



這次是我們首次造訪久仰大名的朱銘美術館,非常棒的體驗,值得推薦給所有好朋友唷!


真的很愛博物館


9月裡去逛228紀念公園裡的台灣歷史博物館。


總覺得這個博物館跟科教館,應該都是像自家後院一樣可以常常去、有事沒事去散步吸兩口那邊空氣都好的寶庫。
不只是媽媽私心喜愛,小孩也都很喜歡,從博物館裡的恐龍、博物館的建築、到外頭那兩隻牛,都好喜歡好喜歡!


像我們去了很多次,這次才終於有去看到兒玉跟後藤的銅像。


咪米則是對漂亮的動物標本,還有華麗的巴洛克風建物裝飾,都情有獨鍾。


中式廟宇門口有石獅子,仿西方巴洛克式的建物門口有獅子就比較少見了。
喜歡猛獸的男孩,真的很愛演、一定要來演一下!


臨走前也要再玩一次牛牛,剛才騎左邊的、現在要到右邊這隻身上,至於這牛來到這邊的緣由、那快要一百年前台灣舉辦過的博覽會的事,媽媽自顧自的說了也是對牛彈琴吧!


台灣博物館的本館對面,土地銀行分館,主打恐龍,也是每次必來到訪、地上這隻魚龍也是每來必要拍一張!


最後回家前從過台大醫院捷運站公園入口時經過原民為傳統領域抗爭的帳篷,同理同情的不捨,和執政考量之間的拉鋸,也是不會迴避跟小孩細談的事。
去博物館散步和關心土地上的事,都是一樣重要的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