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攻打俄羅斯城堡

 感謝仙氣美女同事推薦這本好書《克里姆林宮的餐桌》,果然好看得不得了!

( FB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    好文推薦 )


只是人家氣質美人就是讀書談怎麼說故事,我看了就一直想那些滿桌無限供應的魚子醬的畫面,腦中試著模擬煮魚湯、做肉凍的那些食譜啊!

台北老城區裡的「明星咖啡店」羅宋湯好喝、俄羅斯軟糖好吃,但餐點早就同化成台式口味了,遂決定前往台大附近、台大誠品後面、溫州街上的「俄羅斯城堡」去!

去造訪前簡單搜尋了一下,網路上的食記非常多!

其實看了幾篇下來,沒辦法下定決定要嘗試哪道菜,因為感覺好像都很好吃的樣子,那就跟孩子們一人點一道不同的主菜,一起嚐嚐不同的味道吧!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們好像是點了沙皇烤肉,比福斯特羅甘牛,以及… 西伯利亞的秘密?
第3道主菜不是很確定,似乎是那天剛好沒有魚餅、蘋果烤雞也賣完了,所以我們換了幾次,後來…就不是很確定了。

然後,餐後甜點是確定的,2.俄羅斯酸奶和4.布林餅-香蕉+巧克力
飲品則是1.手工釀黑麥汁和3.沙棘飲






我們點的兩種飲品都很有特色,但也都非常的酸!
怕酸的人千萬不要輕易嘗試,這個口味和一般德國黑麥汁或噶瑪蘭黑麥汁是完全不同的!


俄羅斯料理,就是有大量的甜菜根!
酸酸甜甜,我覺得很清爽,和小黃瓜很搭,但小孩是一個OK一個不太喜歡。




這天也特意把書帶來餐廳!
照片裡左起就是自釀黑麥汁、牛肉羅宋湯、甜菜根沙拉、沙棘飲。


十幾年快二十年前,第一次在明星咖排樓上喝到加酸奶的牛肉羅宋湯,濃郁豐富的滋味真的是非常感動,印象深刻。

課堂上都會跟學生強調,這個要筆記抄下來羅宋湯絕對不是加什麼蕃茄,是甜菜根、牛肉、還要加濃郁的酸奶油!
書裡也有說,加高麗菜等蔬菜,俄羅斯人的餐桌上這個湯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的主菜… 其實我已經記不得哪張照片是哪一道了,不過孩子和我都一致同意,每一道都非常好吃!



主菜都是帶有濃郁香氣稠厚湯汁的肉類,盤邊搭的配菜就都是清爽的生菜、小黃瓜,還有馬鈴薯泥。
這一點就至少比印度菜好一些,一樣是燉煮得爛爛糊糊的主菜,但是這邊比較會有菜肉搭配平衡口感的考量?
(印度人:怎麼躺著也中槍?!)

當然也是我口袋不夠深,沒能點個葡萄酒、伏特加、還有魚子醬吃到飽、這樣子的俄羅斯特色。
這樣的套餐就吃得很滿足了。

另一方面,其實也很好奇,菜單上這每一道菜,背後的詳細做法和原來當地的故事--喬治亞、西伯利亞、哈薩克、莫斯科、比福斯特羅甘,可以跟書上產生連結嗎?
或者,可以再有一本專書來介紹嗎? 感覺一定會很棒!
 

餐後甜點,像是有地方特色的可麗餅,加蘋果或是香蕉巧克力都好吃。




酸奶就是清爽的原味優格,給一小罐黑糖自己斟酌加多少配著吃,餐後吃也很適合。


餐廳的地下室應該是老板自營的雜貨店,除了真的有俄羅斯特色小物之外,也有土耳其軟糖、德國茶和印度香料,很有趣。

這天去嚐鮮的行程讓小孩念念不忘,東西有特色、也很讓人滿意。

之後一有機會要在外頭吃飯,小孩就會提議:
「要不我們再去攻打俄羅斯城堡吧?」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無法離開的人

 在國北教大的美術館,正在展出「無法送達的遺書」,以及在國外得獎備受肯定的360度攝影VR影片「無法離開的人」

展覽和VR影片在上映前的募資階段我就有幸參與到,多買了幾張票打算帶家人一起去看,自己也二刷,覺得真的非常值得!

這個地點孩子們跟我來過好幾趟了,黃土水的少女胸像和甘露水,我們都是在這片採光敞亮的落地窗前欣賞的。



而這次展出的主題沉重許多。

泛黃的十行紙上或鋼筆或鉛筆的筆跡,寫的都是牽掛和愛,不捨的道別。
展場還有用台語或客語口述這些遺書的錄音。


VR影片是非常非常讓人感動的,但好像也很難跟大家推廣分享,因為每個場次只能有10人,我們買了預售票的也都早早就劃位滿了,很少有釋出的空位。

這麼優秀的作品,覺得若不能給更多人觀看體驗的話真的太可惜,很應該設置成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常設展!

還好,聽說這邊的場次結束後,已經有計劃會再到別處展出。
總之,若有機會能觀看體驗,這部片絕對是用1000000個讚用力大推的作品!




觀看時有頭戴的裝置,還有耳罩的耳機,傳來陽光下海水波浪搖晃拍打的聲音,開始帶我們進入那個「無法離開的人」的故事裡頭。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裡我們已經看過綠島的新生中心大通鋪寢室的樣貌,這部片裡的主角陳青從綠島帶我們到台北青島東路擁擠狹小的押房,那個木格柵裡隨手雜亂地塞了臉盆或是牙杯、室內空間逼仄狹小到無法所有人都能躺平睡覺的壓迫感,透過360度攝影和VR親身沉浸參與其中,真實透徹。

售票連結,網頁內有預告影片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48532167568941056

片尾樂隊演奏的歌,讓人沒辦法不找來聽,
「團結的人民永遠不被擊潰」:西語版 / 太陽花版


配合「無法送達的遺書」和「無法離開的人」,展館3樓也有更多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影音展演。









非常值得一看的VR作品,只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和會珍惜。
第一次去看時是帶了媽媽和小孩同去,鐵桿藍腦的老人說不感興趣、全程就閉上眼睡覺,小孩一個是看了頭暈、舉手請工作人員協助搬來椅子坐下後也是閉眼休息,另一個說看了覺得很無聊。
啊???? 難道這才是真實的世界,這才是台灣社會對白恐受難者故事普遍常見的回應嗎?…





和人權博物館一樣,這裡不是適合自拍或合照的地方。
但恰巧有一張家人的側拍,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