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筆記--探究實作「歷史新聞」的製作與評量

到花蓮東華大學參加  後山學堂,2天紮實的歷史探究實作課程!

東華大學教務長:現在高中生幾乎100%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但其實大學端不看這麼多,其實建議只要一年上傳一份品質優良的作品就好。

招生專業化:東華大學現行新課程學程化,學生只要修習有興趣的課,不必再另外申請轉系跨系或額外付費,就可以從該系畢業。課程模組化後,修習輔系的學生人數全國~僅次於政大~排名第二,讓學生雙主修非常容易,轉系也很容易。

111年:申請入學難、分發入學易,造成112年:申請入學易、分發入學難!
111年報考分科29K人,112年暴漲至42K!鐘擺效應下明年會如何仍需觀察

推荐給高中生:升學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 東華輔導系統
https://collego.edu.tw/Login/Index


東華校地260公頃,大概和永和區差不多大。(驚!
得知來參加的老師有不少人搭火車在志學站下車,主辦的老師就覺得完了
!
如果讓大家在大太陽下從車站走半小時到教室,大概今年的招生會很慘,老師們累個半死、回去就叫學生不要來東華了!
(所以有發動系上老師開車到志學站的救援接駁,非常感謝!)


歷史新聞的製作與評量    東華歷史系(人稱天皇老師!)  許育銘

 

本課程理論較少,分享操作方法為主。

「歷史新聞」的寫作來自日本中小學社會科習作,也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圖文並呈,可彰顯個人特色


最早可溯及日本江戶時代即有「瓦版」圖文並茂的呈現新聞,

明治維新後有彩色的「新聞錦繪」,有大新聞和小道消息。日本至今車站出來仍可見書報攤,大報之外有很多小報。


日本的「學習新聞」與「社會科新聞」:因為非常普遍常見,也很容易可以找到「中學生新聞」的資料(教科書、參考書、教師手冊),教學生如何排版呈現、製作出新聞頁面。

日本高中的「探索學習」課程,即類似我們的探究與實作,調查發現有上過的學生,收集資料回答問題正確度較高。

日本高中的「探索學習」課程指導重點的參考:

台灣史探究與實作--
思考讓學生對之有興趣,思考台灣與國際環境的鏈接,促進年表及地圖的活用,融入博物館、資料館的參訪,避免主觀性資料的活用,接觸台灣的傳統與文化

日本有「人間情報學系」,綜合性收集人類生活所需資訊的研究,很重視「情報」,也就是資訊。


什麼是探究學習
?
1設定課題,2資訊收集,3整理分析,4總結表達;持續不停的滾動前進
研究的思考方法:常用六合法(5W1H,或6W),和新聞的方法相似

 

歷史專題與新聞採寫的結合

1.純粹新聞報導寫作僅陳述事件的本身,沒有個人主觀的見解在事件當中,寫作的形式結構為「倒金字塔式」




2.進階的新聞評論則以結論性特稿呈現,講求起承轉合。先簡述新聞事件,其次對背景提出分析、解釋等。


理想的歷史新聞操作

整體版型選定,

對喜歡的人物或事件進行調查

版面一張臉、標題一雙眼

最緊要之事用大字,次則中字,尋常新聞用小字

每一篇稿件在版式結構中的位置,主題鮮明、主次分明

歷史事實的記事用5W1H

置入人物年表或大事記

用專欄編寫與主題有關聯資訊

在編後語寫上心得

決定歷史新聞的題目

延伸操作可加入虛擬口訪、實地採訪及問卷調查等

WORD設計編輯、照片修圖、地圖編輯與圖表製作的學習,提昇數位編輯能力

將文件轉換成單一PDF,保存布局上傳系統

 

上傳至學習歷程系統時,不只要有最後的作品檔案,最好附上製作流程(日程表/企劃書/自我時間管理),篇幅不宜太長,5左右較理想


 圖說歷史的例子

1.錦繪中的日清戰爭仔細研究圖中戰場上日本兵的腳下穿著,也大有學問。騎兵著靴,步兵仍穿草鞋,水兵穿的草鞋下有附防水止滑的橡膠

2.山東嘉祥武氏祠 荊軻刺秦王畫像石比較3幅圖像呈現出來的故事細節都不同




3.台灣史新聞

「《台灣史新聞》依照新聞紙的編輯、撰述慣例,將目前吾人較為熟悉的專題記述體之台灣歷史加以拆解後重寫,形成了一個新的台灣史敘述。這種台灣史敘述很像另一種素樸的歷史撰作體裁:年代記(Chronology),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可謂創見。」

--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吳密察 

「歷史就是新聞,新聞也是歷史。兩者都是時間之河的漂流物。而今,兼習歷史與新聞的曹銘宗先生,用新聞體寫台灣史,不僅貫穿了古今,也讓故事不再漂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林富士 


另大推這本書:



學習履歷中的課程學習成果面的幾個問題

呈現的型態/種類日漸繁多

授課老師的認證

現下ChatGPT AI人工智能助寫作業普遍化

小組作業中如何突顯個人的探究學習

回歸到手寫、提問、思考、記錄

 

分享日本版的完整操作手冊重點

歷史問題主要有三種類型

A事實查核問題=答案立即給出,無論你問誰,答案都是一樣的

B關於因果關係和方法的問題
需要對多個問題和觀點以及相關的思維,
問為什麼? 引出一個歷史故事
怎麼回事? 引出更深層的意圖。

C就其他事項提出的問題
為了要做出價值判斷,就要對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各種觀點

 

提醒學生重點

1.新聞的字數有限。明確你想要傳達的內容並開始創建

2.務必檢查評分尺規(評估標準表)

3.互評:給學生兩色便利貼,一色為表現很好的作品,另一色為還可以更進步的。
學生互評後,收到者可據此思索如何修改調整改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