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1920的台北州—洪健榮

 1920的台北州洪健榮(台北大學歷史系,海山學研究中心)

 

 

一、前言

身為台灣人,勇敢自信!

原本以為今天是小型座談,看到現場豪~多人覺得感動! (咪兔,我也豪港動)

 

1654年荷蘭人畫大台北古地圖

明顯由基隆的角度望向台北,三峽鶯歌是位於遠方

翁佳音老師有對此圖上地名詳加考證。



雍正時(1723)用較藝術的筆法描繪台灣風土山水面貌,從西海岸望向台北

當時還有台北湖! 汪洋一片在中間 (跟現在長江流域一樣?)



下一張圖,是台北湖較南邊,圖上有寫「可泊大船」

有擺接(今板橋)等地



再來是乾隆時,(1770年代?)

已出現新莊的樓仔厝商店街,當時艋舺才只有一間房子!
先有新莊繁榮,一府二鹿三新莊,後來艋舺興起後才取代為一府二鹿三艋舺。



清末台北聚落,已經可見三市街的鼎足之勢



同治十年淡水廳全圖(陳培桂《淡水廳志》

圖上已可見大稻埕是繁榮市中心。

當時不會有人說「我是台北人」,會說我是大稻埕或艋舺人;一如現在通常不會有人說「我是大稻埕人」,會說我是台北人。

對地域的認同,是如何形塑凝聚的,其過程就是歷史發展重點!







從空中鳥瞰台北盆地,呈現出來的感覺就是「我要來台北拍拼!

跟在台南生活時,每天從早到晚吃各種逼死人不償命的美食,有如每天都是退休生活的節奏~~

淡水河連到大漢溪和新店溪,很像一個人奔跑向前的線條,很適合作為大台北的圖形設計! 只是講了快十年,這個IDEA都沒被採用…






二、地方行政區城調整的緣由及其重要性

台北州管內圖(1925年調製,國立台灣圖書館藏)

1920年調整行政區時,已是日人治台25年之久,也是日人治台半世紀之半。

此時好像終於找到一個此後不太再需要大幅度調整的地方行政制度,即五州二廳的架構。



地方行政區劃為國家統治要務,其間變動調整也是牽連重大。

設治地點規劃、行政組織編制、監督管理權責、財務經費分配、地方公共建設、公民權利義務的更易、民眾日常生活的聯結、地方意識的形塑、社群認同的凝聚…

à行政區畫的調整,絕對是國家大事!
新竹原本是淡水廳治所在,台北州治北遷時竹塹士紳大爆炸反對,果然後來就由核心轉為邊陲,逐漸邊緣化。

還有升格為直轄市一事,看起來升格好像很棒,但卻失去了地方自治的空間,例如就不能再自己票選鄉鎮市長與民代! 尤其是原住民居住區影響最大,後來就調整為原住民仍能選他們的鄉民代表。

三峽鶯歌樹林原本在戰後初期要劃在桃園轄下,鶯歌在地頭人立即上書中央,會影響到在地發展!延緩其都市化發展! (桃園人聽到應該會不爽吧?)
所以後來還是在新北、雙北、大台北生活圈裡。

 

1920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改制,剛剛好可以把18951945的日治時期切割為前後兩個時期。

日治前期地方情勢不安,從31廳、63廳、33廳、20廳到12廳的頻繁變動,顯示日治當局針對現實狀況在行政制度上所作出的因應之道。

 

日治後期,隨著政經局勢轉為穩定,也累積20多年的治理經驗,形成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5與花蓮港、台東2廳制(後於1926增設澎湖廳,成為53廳制)

à此架構大致沿用100年至今沒有太大變動,可見其穩定性與合理性。

 

 

 

三、日治前期變動頻繁的行政區劃

清代前期,台灣各地行政區域的調整,大多是為了因應島內的動亂

清代後期,則主要受到外力入侵的刺激。(此劃分是以牡丹社事件來區隔)

 

1895年日軍進入台北城,於台北舉行始政式,設治於台北。

日軍從北門入城,走撫台街進來。

  

1908年台灣總督府,使用原布政使司衙門,建材拆下重建於現植物園內,址於今天的中山堂所在。

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與官員於總督府廳廳舍落成前,在舊總督府前合照。


1919年新建台灣總督府完工,成為統治者的權威象徵。

1920年開始的新地方制度,也是個全新的開始



31廳制

1895年日人剛來台時的做法,是先蕭規曹隨,以後穩定了才改弦更張。否則代表否定前朝前人,施政就不SMOOTH~

 

63廳制

原制下各轄區過於闊,行政管理不便,於是縮小行政區範圍,改置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鳳山6以及宜蘭、台東、澎湖島3

廢除原轄區內支廳,設置辨務署,署下設置街庄社,作為行政事的輔助機關。

台北縣下分設台北、士林、三角湧、景尾、桃仔園、中壢、滬尾等。

 

33廳制

總督府為簡化地方行政制度,將新竹、義、鳳山3縣合併於台北、台中、台南3內,保留原本宜蘭、台東、澎湖島3

此制下台北縣轄區擴大。

 

20廳制

總督府-縣廳-辨務署的三級區劃缺乏靈活度,為了集權起見,廢除縣及辨務署,全台分設20廳,廳下設支廳。

台北縣改劃為台北、基隆、新竹、深坑、桃仔園5廳,除直轄外,另轄錫口、枋橋、士林、滬尾、小基隆與新莊6支廳。

(! 一直廳一直廳,到底要聽牌了沒!! XD)

 

12廳制

1909年總督府以地方產業勃興,境域交通已無阻礙,於是擴大行政區域範圍,20廳改為12廳。

 

 

四、1920年地方行政制度改革與台北州的成立

終於! 台北州成立了! 台北市來了!!

日治後期,1915年西來庵武裝抗日事件落幕,隨之而來的是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為首的政治社會改革運動。

在這從武力抵抗過渡到體制內改革的時期,世界上在一戰後民族自決思潮正盛行,日本進所「大正民主」時期,台人也有民族自覺意識興起,日本當局也在統治策略上改弦更張,以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

 

191910月,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後,標榜同化主義、漸進的內地延長主義,從而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1920年總督府進行地方行政制度變革,標榜地方分權自治,提升地方官的權責。

廢除台灣西部10廳,新設置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5州,州下設郡市,郡下設置街庄,於同年101日起施行。

州市街庄既是行政區域,亦為地方公共團體,具有法人資格

à現在看氣象預報的區域,也就是和1920此時的劃分一樣!

北北基、雲嘉南、高()屏,有沒有!?

 

台北州(1920-1945)

l   州轄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

l   七星郡:汐止街、士林街、北投庄、內湖庄、松山庄

l   新莊郡

l   海山郡

l   文山郡

l   淡水郡

l   基隆郡

l   宜蘭郡

l   羅東郡

l   蘇澳郡



今監察院建築,原台北州廳。



郡和市漸成地域單位,如海山郡1937年的地圖



此次行政區劃改革,街庄從舊有的自然村落變為正式的行政區域單位,自清代以來的里、堡、鄉、澳等行政單位名全部廢止,所有街庄以上的行政區域許多三個字的地名多改為二字名稱。

首度將地方行政單位與人口統計單位連結起來。

à後來ROC來台很輕鬆,因為都在日本建立的行政制度上,包括徵兵,都很容易推行。在中國時徵不到兵,來台灣後一個都跑不掉!

 

1920年「台北市」正式成立! 






五、台北州的行政轄區與都市空間的規劃

l   家屋市街整建(1895-1905):上下水道工程與道路擴建工程等,拆除城垣、興建三線石子路
1900
年的台北城內計畫圖
後藤新平學醫,看到阻礙就想拆,跟現在柯檳榔一樣?












l   市區擴大期(1905-1932)
1905
年台北廳公告市區甫畫,預計20年後達到飽和人口15萬人

1908年興建新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作為放射型街道的中心,內建有兒玉後藤紀念館

1911年因水災倒屋無數(土角厝),於1914開始大規模市區改建,填築漥地至1918完工。

因為台灣氣侯,立法規定市區內的一樓都要有亭仔腳(騎樓)





l  都市圈域期(1932-1045)

1920年時台北人口已超過17萬人,1905的畫已無法配合,遂於1932提出大台北市區計劃此時的計畫圖,已經和現在的相去不遠,真.超前布署!!
100
年前的計劃已為之後一個世紀打下基礎,驚人的高瞻遠矚

此時市區計畫東至松山西至淡水河南至新店溪北以士林為界,估計至1955年飽和人口為60萬人
卻在1949就破功! 隨國府來台百萬人,公軍教大量湧入台北新北,板橋林家就住了滿滿的難民貧民,板橋林家也只好捐出其家宅土地。



 

六、日治後期台北都會文化的變遷

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大稻埕(會址於今寧夏路靜修女中),帶動1920年代文化運動與政治社會運動的風潮。

 

蔣渭水大安醫院原址今為義美食品門市,內有展示蔣渭水當年的一些照片文物。

江山樓,當時台菜宴席名店。(可惡,想吃!)

 

七、結論:台北州建州百年的歷史意義

ROC來台後就在1920年定下的制度基礎上因革調整,原53廳轄下行政範圍至今大致不變,印證了「州制」的設計規劃具備相當程度的合理性與適用性。

日治後期,台北州轄區台北市為全台政治經貿及文化的中心,被視為是亞洲現代的重要城市。

 

後來基隆脫離,宜蘭脫離,陸續脫離台北。

台北升格直轄市,再擴大併入內湖等區,至1990調整為今12行政區。

北市及其周邊台北縣市鎮構成的台北盆地都會區,集全台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國大江南北各省文化。




最後用三峽祖師廟石柱上的兩隻活生生的螃蟹,表示對大家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