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從書店觀察百年來的台北都市--蘇碩斌

從書店觀察台北都市:百年來的讀書空間史-蘇碩斌

 

位於台南的國家文學館蘇館長,自承是愛書的人,但今天要來講書店的壞話。

PTT你有文青特質嗎之46問:
文青都愛村上春樹。文青的房間有整牆看不懂的書…

愛書的人,看到重慶重南金石堂關門,今年敦南誠品關店,都該躬逢其盛、發出悲鳴?!

其實書也是商品,書店也是商店街而已。 


一、現代書店的起點:戰後重慶南路書店街的全民記憶,回溯1915年樓高三層的新高堂書店開幕之歷史意義

1960年代重慶南路的書店盛況。 


文青眷戀書店,很合理的事嗎?2015年台灣「思想,重慶南路」緬懷台北市一條長600公尺,戰後最著名的書店街。

1970年代,台灣有80%的書店(出版社)集中在台北,台北有88%書店(出版社)集中在重慶南路,最高峰有80家。

重慶南路=書店=書籍=思想?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是歷史上的一個斷裂。

à當時的「書店」通常是同時有發行端(銷售門市)和編輯端(出版社),所以才會聚集在重慶南路,一樓門市賣書、二樓的樓上是編輯部(例如世界書局、三民等)

而現在像金石堂這種專門只賣書的書店成為主流後,今日的我們自然就不再需要重慶南路書街這種風景了。


二、現代都市空間為書店提供的流動自由:考察1914年台北城牆拆除前後的都市變遷對新式書店的影響

時間往前推100年,當時的文青一定眷戀100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中央書店。
也會眷戀「新高堂」?
1915
年台北市中心蓋大樓的日治台灣書店霸主、戰後重慶南路的起點。



1924年張我軍對抗連雅堂的新文學論戰,正是一百年前的文青風範。

照片中雖然都只穿了半套,但也顯示了對現代與西化的追求。

台灣人追求西方的文明,其實很大部分都是從日本人那邊學習的。



1、    新高堂書店的時空:
故事從1915年新高堂書店的新大樓開幕講起。1898年小型文具商發展為台灣書店龍頭,風光在此蓋了一棟面寬30公尺、樓高三層、賣場270坪的紅磚新廈,全盛時店員總人數超過30人。
美麗的新高堂建物現已不存,位於今重慶南路上東方出版社舊址。
新高堂大樓的設計師:十岡通。師承台灣總督府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其承著名的辰野金吾。著名的紅磚牆,橫飾帶,東京車站、台中車站、總督府等,都有同樣的美麗建築風格。

2、    新高堂不是單一書店,而是一個現象。
近代印刷術出現之後,書籍改變過去的「文人圈」私人交流的習性,改變成以商品的方式傳播思想。書籍成為商品,書店成了商店,這發生在日本統治時代。

3、    新高堂主人村崎長昶,1895年跟著總督來台,其實是個生意人,包工程、經營不動產。
1904
年因日俄戰爭、時事雜誌熱賣賺一筆。
1908
年獲選小學校教科書供應商,賺一筆。
1915
年獲選總督府圖書館特約供應商,再賺一筆。
賺到錢就轉投資不動產,再賺。晚年回憶錄裡說,當時他名片後面印了15個頭銜,商界領袖。

4、    新高堂書店,其實思想書籍不多。一樓挑高大廳玻璃櫃,賣文具、當期雜誌,二樓高大書架賣日文新書與教科書。三樓店主人村崎長昶的私人招待所。
主力商品都是流行雜誌,並且配合政策審查,超前部署、不適合的自行下架。其實非常商品化,可謂庸俗,一點也不高尚!


新高堂原本在封閉的台北城內
1908
年以前,從新高堂走向東南西北,不到幾百米都會碰到台北城牆。台北城」是1884年清帝國興建、1914年日本統治者拆除完畢。

日治初期日人在原台北城打了很多個洞,共有14個城門,但還是封閉的。
舊台北城拆除,原城牆所在的馬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都寬得不像話,至少45公尺寬,加上原有空地可至60公尺。


思考à
古早的柑仔店或五金行,不會容許客人「逛一逛」,堆貨擁擠;現代的超市一定要寬敞明亮、容許客人隨意逛,讓人潮流動。

新高堂就是新式的書店,在台北城牆拆除後的台北城、讓客人可以流動來消費;而且店內也要能容許客人流動消費。



老台北的三市街

1艋舺:第一個市街,1720年代成為聚落,1780年代已成重要港口

2大稻埕,第二個市街,1850年代頂下郊拼的泉州人超大規模械鬥,同安人逃到1.5公里外發展,成為另一個重要港口區

3城內,第三個市街,1880年代中華帝國在台北設立「台北府」,1884年建造城牆。ß中國最後一個城牆,也是違反時代進步發展的一大阻礙,註定存在不會長久。




18961898年開始第一次都市計劃,當時來台日人先住在城內,但5年內就超過5萬人、不夠住,就大規模將房屋架高、建造下水道、也改良公共衛生、杜絕名為熱病的瘧疾。

 

1900年第三次、1901年第四次,開始向外擴張、延伸市區。

將城門打洞。

再延伸台北城外南方市區計劃,現在的「城南」一帶宅院很大的日式宿舍,就是此時期發展的。

再來是向城東發展。

至於城西與城北,就是艋舺與大稻埕,漢人所聚居處,日人就無法擴張。

 

第三四次都市計劃的背後

關鍵人物:後藤新平,第四任民政局長 學識背景:西化醫學訓練,專研生物統計。

統治理念:生物學原則赤鯮魚和比目魚的眼睛長的位置不同,台人與日人不同,治理方式也需要不同…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1898-1906年,1地籍調查(實測)2三角測量(精調)3地形調查(全面)4土地登記。

當時全台遍設一千餘三角點,現今也才增至二千左右。可見後藤奠定現代化基礎。

日治時期台灣地圖,今已可在中研院歷史地圖系統中點選圖層看到。





1905台北市區計畫圖

第五次都市計畫「台北市區計畫」不是偶然,是全面現代化調查後的結束。原先三個街區連結成一座城市。

拆除城牆,化身三線道路

 

1905年市區改正後,再加上1911年颱風毀掉市區舊屋,總督府提出要求改建,新高堂率先配合台北廳長正策,1915年新高堂的新大樓,與台北通透的城市面貌完全契合。

 

舊書肆賣考試用書,百家姓、千字文、昔時賢文、祭祀風水等用書,也不怎麼需要客人大量流動。

192264町制度,本町通、榮町等取代原先舊地名,今衡陽路當時被稱為台北的銀座。

在新高堂之後,文明堂、夏田書房等陸續聚集開設。也有大量經銷的書店從日本來台發展,如三省堂。

 

書是商品,書店老板不一定為了推廣思想

現代書店是一種社會現象,人開始自由流動,可以自由吸收他想要的思想。

1930年代,公學校及國語講習所推動日語,學齡兒童就學率超過50%,日本書商出版社也來台灣做生意。




三、台灣人的書店及讀書史: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短暫爆發的大稻埕書店街歷史,以及台灣知識分子的讀書史

蔣渭水1921年為台灣診斷後寫臨床講義,處方要各種教育都最大量。
1920
年代台灣文化協會陸續成立「讀報社」,有台灣、日本、中國各種新聞雜誌。

同時期也有台羅白話字的持續推廣。

1920年代台灣留日學生先創刊「台灣青年」,東京印刷,蔣渭水開設大安書店就是銷售點。後來生意太好,1926年搬走。

文化書店賣書,不只有蔣渭水最喜歡的孫文系列、三民主義相關著作,還有大量日本的社會科學書籍,為顧及市場銷同時也有性知識大全、夫婦性愛知識等書。

 

1927年台灣舊文人連雅堂在文化書局對面,開了一家雅堂書局。蔣渭水去參觀,戲評「清一色國貨」。都是進口中國來的書,例如上海商務、中華書局、世界等大書局。但生意很差。

本來反日的連雅堂,生意都靠日本人:官夫人來買上海批來的扇子、帝大教授來買整套的中國進口的書。

其外孫女林文月在日後寫道,外祖父的書店生意不好,都是受日本人打壓。應該是為長者諱,其實完全不符事實。

 

1929年國際書又大又紅的星星掛在今日延平北路與南京西路口,店主就是謝雪紅,賣馬克斯主義相關書籍,撐沒多久就關了。

 

1920年代賴和由廈門返回彰化開業,感嘆很需要多讀書。

1920年代啟蒙式的書後來已不能滿足民眾,1930年代就有各種不同的書都進來台灣書市。



龍瑛宗回憶錄

來自新店農家,17歲台灣商工學校,走過市街三線道等地,到書店看書。

1936年他讀到朝鮮人張赫宙以日文創作小說得獎,起而效尤,隔年〈查有木瓜樹的小鎮〉果然得到懸賞小說佳作獎。

當時二十來歲的銀行行員龍瑛宗想讀阿Q正傳,陳五福等中學校學生就在讀杜思妥也夫斯基等很厲害到很可怕的書!!





四、結語:遺留的書店街懷想

戰後失語的世代,如龍瑛宗就無法以中文寫作,只能鬱鬱寡歡在銀行工作。鍾理和等創文友組織,刻鋼板、相互勉勵、繼續創作。

林海音提拔黃春明之後,台人才開始露出一些曙光,在聯合報副刊等版面刊出一些作品。

 

戰後村崎回到日本後,上海派和台灣派爭搶,後來委託台北市長找了1949中國來到台灣的報社人士范壽康集資籌設東方出版社,接收新高堂書店原址。戰後重慶南路台北書店街的源頭

 

1980年代前的重慶南路圖像

書店密度到達最高峰,店面外延伸出書報攤,如明星咖啡店樓下的周夢蝶書報攤。

據傅月庵回憶道,書報攤有各式書報外,也有情色雜誌與禁書,很受學生歡迎。

1980年東方出版社拆掉新高堂大樓,改建8層樓「東方大樓」,出版社總部搬到4樓,不再直接面對讀者。1984年在東方大樓對面,金石堂連鎖書店開幕。

連鎖書店及後來網路書店,終結了書店街傳奇,重慶南路的時代任務,告一個段落。

思想,真正開放、真正自由了,應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