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山西旅遊食記


旅程中的第一餐,其實是在機場的貴賓休息室。
雖然這是土包子我第一次進機場貴賓室,但是我因為早餐已經吃過,就沒有再貪心多吃些什麼。
陪同行的大家吃個早午餐,順便也發送一下我自己帶來的蔓越莓牛軋糖夾心蘇打餅乾,用快樂的野餐開始 這次的旅行!

很~ 久沒有搭飛機了,這次搭的是中國的東方航空,舒適的商務艙。
飛行時間有三小時,所以我隨身帶了這本《尋路中國》,書裡第一部分美國記者獨自開車追尋古代長城的旅行,很適合這次出塞的路線。
這書很下飯,旅途中的飛機航程,五台山上不適合外出趴趴造的夜晚,都在這本書的陪伴中度過。

這頓飛機餐呢,最有特色的菜色是目的地山西的特產,這瓶造型很特別、平時我們吃飯佐餐時不會出現的,老陳醋。

在台灣,我自認為是個愛吃醋的人,每年都會跟陳稼莊買上至少一箱的醋,不論是做菜用的米醋還是夏天用水稀釋當飲料喝的果汁醋,我都超愛的。
但是,這小瓶醋是叫我們直接喝,像烏醋一樣,也太特別了吧!
就算是自認為愛「吃醋」的我,喝了小半瓶,也覺得有點嗆!
後來聽導遊說才知道,山西因為水質硬,還有天候乾燥缺水,所以當地人多吃醋,每頓飯的餐桌上都會擺醋,吃什麼都沾上一點,有時也喝上一些,平衡體質,也給菜提味。


第一天抵達大同時的晚宴。
之後接連著三個晚上我們都在這間下榻入住的飯店宴飲不斷,只差沒有夜夜笙歌。
山西省語文信息學會的老師給我們介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詩裡說的酒就是山西產的汾酒,這幾天的晚宴桌上自然是少不了這有如高梁般又醇又烈的汾酒了。

餐桌上每天都有的當地菜是土豆,也就是台灣說的馬鈴薯。
導遊說,因為乾燥缺水,所以吃的菜就少有我們習慣的深綠色葉菜類,買菜時不是稱斤論兩的,而是「土豆白菜論麻袋」。

其次,就是北方人習慣吃麵這件事。
飯桌上,三餐都會有饅頭花捲等麵食出現,但是我實在不愛吃好乾的饅頭,頂多就是早餐可以吃一些,午晚餐沒辦法,甚至早餐能選擇的話也是儘量不要選饅頭來得好。

還有,這裡的人真的很不愛喝水、很不需要水似的。
不但路上都看不到飲料店,沒有什麼飲料攤,午晚餐的飯桌上也常常不見得有湯。
有沒有搞錯,正餐不給人喝湯的哦? 在我們這裡,要是不給學生喝湯可是不行的耶!
我說的麵食,其實心裡預期的是「麵條」,但是他們最常見的是饅頭花捲這種乾糧,就算是麵條也不見得是湯麵。
實在是,饒了我這頭需水量很大的水牛吧!!



第二天早上,我們住的高級飯店,當地說是「星級酒店」,供應很豐盛的自助式早餐。我當然要來個食前方丈的豪華排場:

又是一場別開生想的「開眼界、長見識」的餐桌課堂。

首先,照片上方一字排開的豆腐腦,小米粥,八寶粥,都是不擱糖、沒有甜味的哦!
再來下頭盤子裡的菜,這兒人每餐都常見到的「涼菜」,應該是包含我們說的泡菜、醃菜和涼拌菜,想來是解決青菜需求的替代方案,裡頭很常見到百頁和豆腐乾。

之前就聽外省血統的老公說過,北方人吃小米粥是不放砂糖的,那是台灣人不道地的吃法。
在這裡也就真的體會到了,愛吃甜有如螞蟻的我,面前這三碗豆花、小米粥和八寶粥都沒有任何甜味,只好乖乖和當地人一樣,把它們當飯一樣,配著菜吃囉。



行程中有個難得的空閒下午,團長給我們安排市區自由行,讓我們逛逛這兒的大街。
路上當然有不少零食小吃,其中,嗜甜螞蟻我就看到這個啦!
糖葫蘆!
而且是色彩豐富,口味多樣的糖葫蘆耶!

首先,它的特色是,全都是山楂,沒有小蕃茄。
想來當然是因為台灣產小蕃茄又便宜又甜又好吃,山楂口味偏酸囉。
再來,這裡的糖葫蘆都好長哦,其實份量那麼大,每一串看起來都會吃不完。
只是它們又都色彩鮮豔,有夾奇異果的、有的是鳳梨、櫻桃、橘子瓣,甚至還有夾核桃的,很特別!

我買的是什麼口味的呢?
這串看起來比較像烤肉、不那麼像糖葫蘆的,是煮熟、去籽、壓扁後裹糖漿又沾芝麻的口味。
怎麼說呢,味道還是有山楂那股特別的酸溜溜,但是煮熟過後也不那麼酸,糖漿外頭沾上芝麻後還有種特別的香味。

只是,份量還是太大了點,吃到最後有點膩。
下次的話,不會想再吃了。有嚐過就好。


路上還看到這個很特別的燒烤小吃,烤面筋。
感覺很像是台灣的麵筋+麵腸的綜合體,旋轉著切開後串烤來吃,還灑上些孜然粉之類的香料和芝麻。
很香,超好吃!

因為看著新鮮特別所以只買了一支,也不敢多買,就和同行的伙伴大家分著嚐點,後來還覺得太少了,意猶未盡。
過了一天還是兩天再看到時,又忍不住再買了一支。
天氣轉涼冷的傍晚,凍得冷吱吱的時候一邊搓著手、一邊吃這個燒烤小點,真過癮!


同樣是自由行的路上,大伙兒走了半天才找到這家據說當地有名的「二板刀削麵」小餐館。
來山西嘛,當然要吃個刀削麵!

按照導遊的推薦,點了麵之後還要請他加肉丸子、豆腐干。
刀削麵的麵條是不錯,但是吃多了台灣好吃的刀削麵,覺得台灣很多麵館的也都不輸他們。
反過來覺得這碗麵好吃的地方是他的湯頭,是豚骨高湯吧,很濃,煮得又濃又香的肉湯,再加上自己隨意加到過癮的蔥花,味道真的不錯。

這刀削麵不比東道主擺下的宴席酒菜,但很有當地升斗小民吃個粗飽、抹一抹滿嘴油膩後再回去上工那種過日子的踏實感。
是說不必要特地花上半天來吃這家館子、這碗麵,但能體會到小小館子裡的山西日子,很值得。

因為難得,所以吃得下的情形下就盡量多點些菜來吃。
同樣這間小館裡有供應泡菜供人自行取用外,我還點了一碗「涼粉」。
原來不是雲南菜的碗豆涼粉,是馬鈴薯澱粉做的土豆涼粉。
都特別請店家「不要太辣」囉,老板娘也很好心的跟我說「不夠辣的話再來加辣椒籽」,結果我只吃一兩口還是嗆到不行,只好請伙伴們一塊分食解決掉。

至於他們的泡菜呢,我吃不慣。
應該是習慣台式泡菜的酸甜了吧,這裡的泡菜一點都不甜呀! 所以嚐過就好,不再吃了。


還有一道麵食我覺得滿特別的。
名字不記得了,但是看外型大概就懂得它的吃法:

像是刈包一樣,黃色的應該是揉有雜糧的小麵碗,盛著盤子中央雞蛋粉絲炒酸菜的餡料吃,滿好吃的。
我想,不如就叫它山西刈包吧。



還有一道也是馬鈴薯的有趣吃法:

不必乳酪焗烤,馬鈴薯和番薯都可以,切厚片水煮或蒸熟後再用油煎過,盛盤後灑上白砂糖,好好吃哦!
當然,我嗜甜嘛,但吃了一頓大餐再來一些這樣的甜點,心裡的滿足真是難以言喻啊!!


再來談一下在大同二中學生餐廳吃的這頓中餐。
除了蒜苔很常見,沾著肉湯吃的「黃麵」很特別,餐盤右邊看起來像是豆芽或蘿蔔絲的是「菘根絲」,也是這裡常見的涼菜,酒店的早餐、外頭餐廳的午晚餐都很常吃到。

因為現在交通便捷,所以我們在那裡時每天都會吃到外地來的水果。
不論是款待客人的盛情美意,或是當地人也很習慣了,外地銷來的鳳梨、西瓜和草莓在街邊攤子上或是餐桌上都常可以見到。

不只是為了節能減碳的理由,旅行中品嚐在地瓜果更是重要的事。在那邊待了幾天都沒買兩個當地的蘋果之類的水果來吃,說來其實是覺得滿可惜的。
打包行李時,我媽特別給我塞了一把摺疊的小水果刀要我丟進行李箱,就是交待我要買當地水果、多吃當季水果。結果我小心翼翼帶在箱子裡的水果刀都沒拿出來用,真的是太可惜了。
還是說我本來也不像我媽那麼勤勞,不是那麼愛洗削水果的人,也早該知道自己的斤兩才是?


不提真正的水果的話,當地人有一件我看來很特別的事情是,把蘿蔔當水果吃。

這是晚宴上每天都出現的,白蘿蔔、胡蘿蔔、青皮蘿蔔、櫻桃蘿蔔、還有裡頭肉是粉紅色的心裡美蘿蔔,都切成薄片擺在碎冰上,讓人挾著沾點醋吃。
剛看到時覺得這未免也太妙了,嚐了後覺得,真的像水果一樣! 很好吃呢!


這是在五台山上的餐桌上看到的,每人一杯的熱飲。

忘了它確切的名字,好像是金蓮花之類的?
總之就是像茉莉花茶或菊花茶那樣的飲料,在透明的玻璃杯子裡好漂亮!
只可惜我覺得沒什麼味道,雖然後來在特產店裡有看到,就沒有買回來。



接下來,是小點心系列。
首先登場的呢,是石頭餅。
看起來像是鬆餅,吃起來味道也有一點像,但是更乾一些。

最先是在晚宴桌上看到,接待我們的山西老師說這宴席桌上的是迷你尺寸,一般吃的比這大一些。

後來,在祈縣喬家大院外頭的攤子上見到了。
真的是在鐵鍋裡炒小石子兒。

然後,把擀好的麵餅皮鋪到石頭上。

再往餅皮上倒上同樣燒燙燙的小石子,就做出凹凹凸凸造型的石頭餅啦。
這是我們同行的張老師。
小餅攤子上現做現買的,真的比宴席桌上的更好吃耶!


同樣是喬家大院外的小吃攤,還有這個我後來買好多的「香酥餅」!
用煮熱軟化的麥芽糖,混進去葵瓜子後,用木槌敲成扁平的餅狀。
不是麵餅,都是麥芽糖和葵瓜子的香味,超、好、吃!!!!!!

說來慚愧的是,原本想要多買很多帶回來的,後來發現小盒裡裝的量都很少,我自己現場塞牙縫就嗑光了,才沒能帶回來給台灣的親朋好友嚐點。
緊價洗金歹勢啊!! (鞠躬)



最後的最後,旅途最後一宿住在平遙古城裡的晚上,我們到外頭逛大街吃到的街頭小吃「香草牛肉」,最適合作為這篇旅遊食記的結尾了。

從這天下午進城開始,路邊到處都有看到這種小攤,想來這一定是得要嚐嚐的在地小吃啦。外型很特別,像是藺草或香茅葉之類的草葉編成襪子般的口袋,裡頭裏著豆皮捲著的牛肉餡,在冒著蒸騰熱氣的蒸籠熱鍋裡不停噴著熱氣,還有草葉的香氣,多誘人哪!
於是,我就像所有觀光客該做的事一樣,乖乖的掏錢,買一個來嚐嚐。

然後,就像許許多多的觀光客旅遊必有的經驗一樣,不去XX終生後悔、不吃OO終生後悔;但是真的去了、吃了、試了OO之後,後悔終生。
因為,聞起來比吃起來香多了,真的吃在嘴裡完全沒有什麼特色,就像一般的牛絞肉丸子一樣而已。還貴呢。

所以,這真是一個貼切的死觀光客旅遊食記最後句點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