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研習筆記-台灣觀點的中國史


今天下午在美好的秋日陽光中走出校園,到國家教育研究院在師大附近的院區聽演講。

台灣觀點的中國史中學生的歷史教學
政大金仕起教授


這是第一次見到金老師,之前只有在網路上看到過文章。

以下是一邊聽、一邊看著老師的投影片、一邊打的筆記,或會有誤,但作記錄和參考。


一、前言
如果我是一位台灣的中學歷史老師,那麼在未來兩三年中,我的中國史教學會在不上不下的狀態。
1、我手上的課本大概教不完,也許自編教材,對學測指考或有幫助
但能否讓上完後的孩子有信心說,我對歷史思考是有體會的,不敢說。
2、近現代以前的課程好像和生活經驗很難取得聯繫、引起學習動機;又離不開kmt史觀,難免形同雞肋或味同嚼蠟
3、面對資訊爆炸、網路發和全球化,教科書中的中國卻好像不動如山
我們到底該用什麼觀點書寫中國史,中國觀點或皇帝觀點?

二、101課綱中的中國史問題
1、分量太多,不易評量
ü   我們給學生的知識在他們畢業時就已過時了,應當教什麼 怎麼教,是否能有多一點的「做中學」的時間,讓他們在老師協助下有些獨立面對問題的機會?
ü   學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們成為歷史學者,應該有所選擇、去取。分量太多,老師教不完,同學讀不完,天天趕課,無助理解。師生皆無自主性,老師開心不起來、學生也很難感興趣。
ü   孩子面對考題時用的不是歷史思維能力,而是考試解題技巧(如:消去法!超重要的技巧),他們讀中國史就像我們當年學三民主義一樣。升上大學後也缺乏論述和論證能力。
2、古今失衡、脫離現實
ü   公民的歷史教學是為了下一代認識他們的世界,面對他們的挑戰,和學習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ü   近代以前的部分佔了一半以上分量,學生認識寇謙之、攤丁入畝,有什麼必要性?
ü   家庭中常見的穆斯林移工,小朋友卻不了解北車的齋戒月結束的慶祝,只知道東南亞小館和韓國歐巴?
ü   缺乏問題意識和結構視野
ü   學歷史本來是希望可以培養博雅的能力,態度眼光和品味,可以複雜又清醒,深入且為異己著想,但又不會鑽牛角尖。
ü   可是,了解二里頭文化和我們的關係是什麼,只為證明它是夏文化、而且很古老?為了記誦夏與商周文化一脈傳承的虛擬關係? 華夏文化淵遠流長,是國族認同的起點? 它能使讀者更珍視「祖國」的文化遺產?
ü   (以自己為例,「金」姓是遠自三代「少昊氏之後」,還是漢武帝身邊洗馬的匈奴人金密磾,還是南蠻一族?)
ü   皇帝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至今皇帝消失了,但權力結構仍難撼動?

101課綱外部的結構問題也令人頭痛:
1、中國的國族主義
2、台灣憲法的缺陷
3、大學入學考試的型式
這些暫難解決,先在現狀來找出路。

三、在現狀中找出路
101課綱的中國史缺代系統,目的在形塑中國國族認同,強調統一王朝的傳承…
1、東亞古文明的形成
ü   二里頭和夏有關係,但也不能直接說是夏代。
ü   傳說是30年代之前,考古材料缺乏時透過這些了解古代
ü   現行教科書還提傳說,太過時。且課綱要教科書編著者與例談傳說和考古和人類學,方法上就有問題,證據力天差地別,怎麼能放在一起「對應」?
ü   措詞上我們已很少用「成就」去隱涵「進步史觀」了。
ü   因「史前與三代傳承」的線性關係被強調,東亞大陸來自北方南方和西方的發展與影響就受到忽視,多樣性就消失了。
ü   現在談古代史,考古很重要! 考古很重要! 考古很重要!
ü   101課綱編寫者仍離不開傳說為主考古為輔的想法。如二里頭遺址本身的歷史就有不少變化,主要是其中的第三、四期約等於是早商時期。二里頭宮殿遺址還沒有台中孔廟佔地大,二百公尺見方。安陽是二千二百公尺見方!
二里頭所在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不是原生的,是北亞草原民族傳入的,北亞傳入的鑄造技術和山東地區的製陶工藝開始頻繁交流的初期結果。
二里頭恐怕不是純華夏,已有戎狄文化融入,也不是王城規模,接近貴族所有。
ü   四川地區的三星堆青銅文化,雖然時間較晚,但造型風格和黃河顯然不同。現在看會著重文化之間的互動,不像30年代很介意「西來說」。
ü   二里頭考古出土「禹藏埋胞圖」教人看時辰方位埋起新生胎兒胎盤,可使小兒長得漂亮好看。
ü   二里頭不確定是夏,甚至應該不是國都,但被當作一個時代的代表,是和當代中國學者根據傳世文獻的暗示和國族主義的需要有關。
ü   若二里頭重要,同時期的殷商城邑,應如何處理? 現在去看權力象徵,應歌頌統治者,還是批判它帶來的壓迫?
我們或應調整觀點,不要只看「中國古代好棒棒」。
在考古資料超豐盛的今天,要繼續用司馬遷的五帝三代來理解古代,是有很大限制且不符時代發展的。
2、商至周的文明
ü   商至西周的專變是一個「進程」嗎?標準何在?所謂信史,是相對於什麼來說的?傳說嗎?(只有看司馬遷說了算?)
考古資料提供的訊息不算數嗎?周人的「人文精神」又指涉什麼,是相對商人的「宗教」嗎?宗法和禮樂的主體也不正是宗教嗎?
ü   公元前1400年以後的殷商王權已非常強大,不要只看黃河流域,對草原或其他很多地區皆有往來。不要只看單線演化的軌跡。
101
課綱和三十年前差不多,歌頌商王權,沒有幫助我們理解它與其他文明的互動,以及用其他方式觀看的可能性。
ü   周人的封建和宗法很重要,但這兩個概念都是後設的,不是先有一套規則存在再按法施行的;相反的,它們一定程度反暈了當時的生存條件、社會基礎和統治技術。幾種因素是不斷互動的    

ü   華夏和夷狄常聯姻,作戰形式也不分軒輊。將華夏和夷狄分開看是不符合事實的。
3 、課綱要求從尊王到戰國爭霸的發展。
ü   「春秋與戰國時期的發展進程」,中國「走向大一統的趨勢」是當時共同期待或想像,還是反映了課綱編寫者的偏好?
西周從來不是靜態的時代,王室列國和黃河流域互動頻繁。
ü   鄭國子產「鬼有所歸,乃不為,吾為之帥也。」周禮「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晚至春秋戰國時代,所謂禮樂仍和祖先、鬼神信侐仰很密切,與殷旉

4、秦速亡原因,西漢初行郡國並行,新的興滅,東漢光武帝表彰氣節
5、隋唐盛世的形成背景及興衰過程,如貞觀之治、武后稱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
Ø   記這些細碎的知識,對我們的孩子將來理解世界、掌握現代環境並無幫助,而且權力的本質是會侵害人存在的空間。
Ø   國家幅員擴大過程中,統治者要如何管理,空間與人的關係,如此理解是否較能與學生本身生活有關?
Ø   文書工具如戶籍、地圖的目的何在?這些工具是否方便國家掌握人力與物力?
Ø   律令在跨地域的司法、行政上的角色?相較於禮俗的特殊性,它們是不是更具普遍性?
Ø   皇朝與郡國官僚組織的特性和家天下秩序的關係?三公九卿的職任是為皇家或為百姓服務的?
Ø   官方意識型態和正權維繫間的關係?比如秦的法令、漢的儒術和唐的道教,它們扮演了哪些角色?
用皇帝觀點或人民觀點看事情,很多歷史制度和史事都會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Ø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胡與蠻如何與漢人政權互動?他們是被動的「漢化」還是既有抗爭也有主動的調整和配合?
話說回來,我們講了半天的「人民」觀點,這些「人民」是誰?我們又是哪兒的人?

四、小結
《漢書.武帝紀》: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丞相綰奏:所舉賢良
《漢書.宣元六王傳》說東平思王宇,上疏求諸子及太史公書
「諸子書或反經術、非聖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書有戰國從橫權譎之謀,漢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
(「史記」一名東漢後才有,原名為「太史公書」,而且是為禁書)
Ø   站在漢代皇室的立場儒家經書立於學官是要臣民好好乖乖聽話。
Ø   我們在台灣讀中國史,如果不能思考傳世的中國歷史文獻為什麼會流傳至今,不能探究敘事後頭的設想,並時時保持自覺,從人和在地的觀點去反思,縱使讀了很多、也不見得是讀懂了。

五、討論及其他
Ø   大一歷史課由必修改為選修,新學年將改變教法,要讓學生來設計製作遊戲。現在太多電玩遊戲的從業人員不是學歷史出身的,未來可以投入去開發。
Ø   若不是按時序進行,改以專題/主題式的方式來寫教科書,或許學生會比較有興趣?學測結束後的選修讓學生找資料討論茶的歷史
Ø   「北京人根本不是人」,遠古以現代來看根本不重要,現行教科書對古代教太多了。應該把西元1500以後的東西多教多談,這才是孩子們現今生活有關的。學生可能將來成為電玩宅男的可能性遠高於考古學家。
Ø   人類學研究的是當代社會,19世紀以後的人類。人類學的圖騰等理論學說,和古代是「可能」相關,但不是證據。
傳說就是傳說,不是真正的歷史。金爸爸自認為是孫悟空的後代,這和成長經驗有關,金本人同意並附和父親,但不可據此作為證據。
人類學可以有助於「啟發」,但理解古代必須謹慎,不是同一件事。今天結婚看日子和漢代擇日考量的因素就截然不同。





筆記部分結束。

在外部條件尚未改變前,現狀中找出路是有限範圍內的積極作為。
還是有能提點生命、點燃學習思考中亮光的可能,還是很值得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