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研習筆記-台灣如何尋找自己的歷史新座標



 昨晚颱風還沒來,繼續去聽本周第二場的八旗文化世界史套書系列講座。
講者是我在臉書上關注許久的「陪你看國際新聞」和「新思惟」的創辦人蔡依橙醫師。



台灣如何蛻變為海洋亞洲國家
跳出歐美/中華史觀 尋找自己的歷史新座標 蔡依橙

富察:蔡醫師擅長使用「轉譯」的手法將乍看與台灣無關的國際新聞與台灣連結,和八旗出版的理念相近。


八旗出來日本講談社二十幾本的世界史,講者本人是書粉,買整套可寄送到家。
小學生熱愛的「角落生物」每隻都是邊緣人,待在角落時會覺得自在。
若全都不認識者要開始來認識的話,圖譜中第一隻是「企鵝?」,日文中本來標點是沒有問號的,所以連問號都是外來語。



他本來是河童,不小心頭頂配件被河水沖走了,忘記了自己是誰,查閱圖鑑時覺得自己像是企鵝、但又不太確定,所以加問號。

「帽子被沖走 以為自己是企鵝 
但一直覺得怪怪的 心中有疑惑 
繼續生活 持續尋找自己」
這 不就是台灣人嗎?


從前小學生的作業本背後訓詞「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人和好學生一樣是非常正向的。
教改以前學校教的中國地理從雲南的縱谷、長江古為楚國、下游的吳越兩國互打還要臥薪吃膽…,這些全背起來考試就得高分。

等到上大學開始有孤狗地圖、上面出現台灣時,所有地方都很陌生,就連反共復國的「中興新村」我們也都不知道在哪邊?
就算我們對自己所處之地非常不了解,還是先過生活再說。

所以自己的狀態就像角落生物的企鵝?一樣:
記憶/歷史被抹去 以為自己是中國人
有點疑惑 還是持續尋找自己」


上網搜尋了解一下,
一個中國看新疆。美其名為職業訓練所的集中營
和平協議看西藏。掛著藏漢一家親紅布條的坦克車
一國兩制看香港。街頭無限量吃到飽的催淚煙


PTT上有個很閒的「日統王」言必稱台灣要趕快跟日本統一。
桃園機場出國的遊客裡去日本的很多,遊客人數的統計數字僅排在中國和韓國後面,但中國是台60倍、韓國是台2-3倍人口,台灣的比例真的很高。
講者自己去日本觀光旅行,看到的景點,日劇中看到的鞠躬行禮,都不像是講者自己河童帽子流掉前的樣子。

講者認為,現實上來看,台灣的主權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共管的。
可是不論外貌或生活,我們都跟美國人不一樣。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跟角落生物一樣待在角落裡與世無爭,那就沒事。
可是其實每個都不像是「正常國家」。
台灣不正常大家自己都知道,韓國青瓦台外面美國大使館樓上有狙擊手,狀況危急時會有戰車出來跑來跑去
日本是君主立憲,那個君主是麥克阿瑟?
北韓一直試射飛彈威脅大家
香港近況很不平穩…

我們身處的角落,不再安全,我們要做的事就是:
「重新找回自己的帽子」ß台灣史+以台灣為中心的世界史,台灣史觀
「帽子為何會被沖走」ß以事實理解東亞百年變局,不是從立場定義
「面對像企鵝的過去」ß不是「過去就過去了不要管他」,日本政府與中華民國兩者都有帶來傷害與現代化:殖民現代性。轉型正義,影響與傷痕
「未來我們到底是誰?ß企鵝?/角落河童/中國/中華民國台灣


中小學課本有「戰後經濟」一章,孩子不理解「戰後」的「戰」為何
講者為小孩上網找地圖,孩子沒看到台灣曾為日本治下的地圖,不理解台灣的樞鈕位置意義,也不理解台灣與美國在戰時曾有血戰的矛盾、以及戰後依賴美國的由來。
沒有理解這些背景,直接內建中華史觀和歐美史觀,就是台灣的現狀。完全不相干的兩種思維,會衝突會拔河。
現今如八旗出版引進不少日本史觀的書。
我們的小孩會需要屬於自己的,台灣史觀。

「興亡的世界史」每本作者不同,出版社對作者沒給太多限制,還有罵人的,很精彩。
講者推薦四本給朋友。


學習多角度看歷史,第一本推薦《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若要問為什麼要看這本? 不如問為什麼歷史學不好?
因為你看到的都是刪減過的點
沒有線,也沒有面;前者是脈絡,後者是交互影響。

講者去台灣抓寶,「安平古堡」是濱田彌兵衛事件發生處,現在石碑完全是從前「濱田彌兵衛紀念碑」被剷平改成現狀的。

讀維基百科對此事件敘述,會覺得日本人不對,荷蘭人道歉、愛好和平。但僅讀此文會看不清楚事件的形狀。
當時台灣像東亞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沒有自己的軍隊力量。明帝國海禁下特別勇敢的人做毛利特別高的走私生意,會停留在台灣。
荷人來台就蓋豪宅,當主人,要附近的海商都交稅。先來的海商對此不滿,濱田就是因此衝突。
日人繪製的濱田彌兵衛事件之圖,荷人慌張、日人強大,日人強壯的手臂像上健身房練過的、彼得奴易茲像猴子一樣,顯然被妖魔化。
英文版維基百科上的彼得的圖像就是選用這張醜照,這就是沒有自己寫的歷史的慘狀。

荷蘭人為何道歉?
長崎平戶VOC營業額七成!
事件之後日本關閉對荷貿易
荷判奴易茲兩年日本監禁其子病逝
之後長崎平戶的VOC生意才恢復。

看完不同觀點的敘事後,所以荷蘭人愛好和平嗎?並沒有。
小琉球沒有原住民,金獅子號/拉美島事件,屠村。
由此思考,與荷蘭統一恐怕也非好事。

班達島大屠殺
孤狗此主題,當地人被荷人指揮的日人執武士刀砍殺。

書中稱東南亞的海域近印度處為「經濟之海」,近日本處為「政治之海」,兩者間是漸層連結。
台灣居於其間。
日本是有主權之地,荷人要與之貿易就要配合其規矩、甚至發生濱田彌兵衛事件;近印度的東南亞一帶較無主權觀念,發大財就好,就有班達島大屠殺。你要選哪一個?

所以應該怎麼辦?
真實地理解台灣的過去
中華民國史觀
西方史觀
日本史觀
從不同角度看事情 更立體。

台灣最早的記錄是1650年古荷蘭文與羅馬拼音新港文的聖經
直至1770年原漢立契約還在使用新港文/漢文 訂番仔契
台灣在大航海時代是海上高速公路的一個重要休息站。
即使現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其實中國文化也是多元的。比如李白是吉爾吉斯人,鹿港丁家是烏茲別克人,台灣是非常MIX的。
台灣在二戰後所面臨的真正戰略情勢,是日本、沖繩、菲律賓和關島都有美軍基地,不是只有左邊一個很大的中國、好像海水退潮就可以走過來一樣。
如果說「馬來西亞只要把麻六甲海峽封鎖起來新加坡就要投降」,是騙人的,那個海峽不是馬來西亞自己管的,全球多少航線經過,不會允許馬來西亞暴走。
用同樣的話來恐嚇台灣的謊話大話空話,也同樣站不住腳。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講者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推薦文:
值得每個受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台灣人,認真讀過的一本好書
常會聽到「疆獨問題」、「藏獨問題」等等問題,
其實根本是中國才有問題

固有領土是說不通的。
中國舊有領土是一直在變動的,三皇五帝遠古時期的夏根本超小,為什麼後來曾經變大了之後、就說全部都是「中國」,然後有人不認同就要罵「數典忘祖」或一堆髒話。根本就是「中國」才有問題。

《唐帝國的真相和本質:中國王朝?拓跋國家?
鮮卑族的天下,就像蒙古的帝國一樣,明明是漢人被人家打爆了之後,說人家也是「我們中國」。
不是「人家外族被漢化」,只是為了統治效率,他們用漢人制度治理漢地而已。

越南做過一個東南亞政權變化的動畫,其中可看到台灣在荷西之前一直是空白的,沒有「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這件事,中國政權一直要到清代才到台灣來。
(影片可在蔡依橙的臉書頁面上看到 連結)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暗示了各佔一半。
事實上是不對的。
但其實台灣與中國的事實是,分分分分,分分占分



《大英帝國的經驗》
不是把英國從頭到尾由古至今都講過一次。
作者是女性,把北美獨立時英國人覺得挫敗的心理開始寫起。英國人傷心哭過後,再去印度統治一下,對英國的自我認同的影響,心理變化的細微處,寫得很好。

人對自己的看法是可以變的,
外在環境改變,自己的認同也會改變。

最近香港的事,對台灣就有影響。
日本人對自己的認同有思考、想改變,台灣更應該如此。

我們身處的角落已經不平靜,我們要思考自己要繼續當企鵝?還是有其他的答案?
從由事實開始認識的多角度歷史,台灣史觀,可以是現在開始著手的起點。






QA
富察:和剛才蔡醫生說的「安平古堡」碑類似,苗栗虎頭山有個石碑「台灣光復紀念碑」,原本是「日俄戰爭紀念碑」,被改為現狀。

「努兒干都司」是女真語,契丹、女真、西夏都曾使用漢語來書寫或重新創造自己的語文。「中國史觀」說努兒干都司是明的,但蒙古實質控制該地,明派遣一宦官為使臣北上該地了解貿易狀況,另一宦官鄭和南下西洋。
女真製作的箭矢、毛皮,是明要貿易的,設置一辦事處,類似「美國駐台辦事處」,該使臣只去過四次,但就被中國史觀將該地視為中國版圖。
所以中國史觀是有很大問題的。

Q今日講座徹底毀三觀,但覺得很棒,是現今需要的,蔡醫生不是歷史專業,但是將歷史說得清晰有力。工作場域的老板就是認為年輕人天然獨,請問要如何跟立場不同者對話?
A老板有權力關係,要思考明哲保身,可以投資時間在還有救的家人朋友身上去對話。
有的人可能只是沒有人跟他講過。講者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也是一直都投國民黨,也不聽講者講這些。
要與之對話溝通,要先理解他們怎麼想的。
講者自己的母親也不看很多字的文章、或基於事實的圖片,是為了金孫出國唸書後有家可以回、不會被打爆眼睛…。


A我在台灣史上不但不是大咖、根本不是個咖,只是因為是八旗的讀者,所以來跟大家分享。
奴易茲作為VOC的高級主管,被公司在考量貿易利益上被切割,和現在的商場現狀其實也類似。
鄭成功是用25千人去圍熱蘭遮城的1千人,25倍的比例實在太誇張,還打大半年打不下來、打到沒糧食吃要去屯田,從這個觀點來看,鄭恐怕稱不上名將。
反觀熱蘭遮城本身是一座相當好的文藝復興城堡,如果不是有內應告訴鄭要先攻下烏特勒支堡,也不見得能打贏。
富察:就像匈奴的中譯,奴易茲的翻譯,都呈現出中華史觀的問題。

Q歷史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呢? 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座標嗎?
A我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無法處理全台灣未來出路的問題。
解方有幾個方面,1950年後現狀就是很曖昧,長期來看需要教育。
雖然一直有阻擋的力量,但台灣的歷史學者長期推的改革大方向是樂觀的。或許不是能在講者自己這一代可以解決的,但大方向應該是樂觀的。
富察:台灣應擺脫亞細亞的孤兒這種觀點,台灣其實不需要悲情,台灣一點也不差。這可能是中國一直以來很病態的心理,覺得自己很悲慘。其實台灣不需要。

Q對普羅大眾來說有沒有比較具吸引力的說法?畢竟大家都比較想發大財、對人文知識缺乏興趣去接觸。
A個人意見認為世界是很多元的。像八旗出的美國那本,超妙的,很具啟發性。說美國選總統很妙很隨意,雷根是草包也選上,持平的說其實大部分美國人都不管外交發生什麼事,要覺得自己受到威脅才會在意。
其實本來也就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想自己是企鵝還是河童。
最基礎來看還是要用教育長期來建構。
要速成的話,就會變成又是「發大財」這樣喊口號的空話。

富察:美國基於新教的社群擴大成13州,再擴大成國。美國空軍也是從民間自己想要飛翔的渴望,發展之下,才成為國家力量,連飛向宇宙太空的也是私人力量開始。從草根開始,從人民開始,由下而上的民主發展。
台灣受到太多CNN之類的影響,距離這些很遙遠。
再推一本八旗的書《美國的反智傳統》很厚很貴很難看,但其實很重要。

Q剛才演講中說到是由抓寶開始、從安平古堡連結到濱田彌兵衛事件,現實生活中如何連結這些呢?
A只要願意用網路去搜尋,就有機會看到世界的真實形狀。本來就不會只有維基百科一個說法,也不會是「外國勢力介入造成的動亂」那樣單一說法。
只要願意多看多比較,漸漸會判斷新聞來源,像媒體識讀的能力,整個社會和我們個人都是會能夠一直進步的。

Q台灣是第一島鏈最好的破口,應該要感到驕傲,為什麼常常會是自卑的?
A對,我台我驕傲!
李登輝就說過台灣人的悲哀。
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外來政權,殖民者不希望人民要思考。
到現在還有很多家長覺得應該恢復聯考。
台灣人的股市也是全部綜合成一個加權,不像美國是有好多個市場。
我們受到教育體系訓練和制約,常容易感到焦慮,但其實不需要,我們更該常思考自己焦慮的來源是從何而來?
我們的孩子受制式教育荼毒較少,會比我們更有勇氣願意去挑戰。

A金馬處境太尷尬,所以所有政治人物都避而不談,不敢說可以送給別人這種話。但許先從建立自己的史觀開始,有了共識之後,再看金馬想不想要一起來,或者有別的可能。
其實不只是台灣有族群問題,很多國家都有。
日本是為了儲備核武人才,所以不放棄核電。廣島的歌唱得那麼感人主張反戰,但政府一直努力把自衛隊正常化。英國內部也有很多挫敗和轉折。
其實比較過其他國家後,會覺得台灣其實不那麼差,也不會太奇怪了。

A我們受由上而下的權威教育,單一制式標準來評價你。台灣教育體制下成績越好者越喜歡聽權威的話。
講者自己喜歡解決問題。
從外科醫學的發展來看,年輕的去學新技術,權威都是反指標。
慢慢的會發現,知識是有力量的,聽從權威會死在半路上。

Q喀什米爾之前被分為三個部分,但當地人的主權意識很強…,怎麼看?
A喀的問題複雜,當地人會覺得很不安,如果講者自己在那邊的話會努力存錢離開,但由台灣人觀點來看,所有中國附近有衝突的地方、對台灣安全都是好事。
從台灣人觀點來看是不該拜媽祖的,祂會保祐中國人從大陸來台;應該拜波塞頓,把所有的船都掀掉,對台灣安全才是好的。黑水溝護台灣!

富察:觀看台灣要跳出中國、東亞、單一的觀點,多元多極是未來的方向

中國是來自東南亞、海上、旅行至長江,另一個方向是內亞東行到長城,會合後才成為中國。下一場會來談東亞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